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白話 中阿含經卷第五


中阿含經卷第五


舍梨子相應品第三

(二一)舍梨子相應品等心經第一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勝林孤獨園遊玩。當時,舍梨子尊者和一些比丘在講堂裡聚集講道。他們講解了內結和外結這兩種人的義涵。舍梨子尊者解釋道:「諸位比丘啊!實際上,世間存在著兩種人。那麼,什麼是內結人阿那含呢?他們不會再回到這個世間。而外結人非阿那含則會再回到這個世間。」


「諸位比丘啊!那些內結人阿那含,為什麼不會再回到這個世間呢?舉例來說,若有一個人修持戒律,沒有破戒,沒有瑕疵,清淨無垢,無論修行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克服,且受到聖賢的讚揚,並修習厭欲、無欲和斷欲。由於學會了厭欲、無欲和斷欲,他得到了安寧和心靈上的解脫。但他還是在世間中享樂,不願離開,也無法達到究竟的智慧。最終,他的身體衰敗而死,並轉生到摩竭陀天界或其他的天界。在那裡,他會回想起自己曾經修持戒律、學習厭欲、無欲和斷欲的過程,並對此感到滿足。」


「諸位比丘啊!還有一種人,他們也修持戒律,沒有破戒,沒有瑕疵,清淨無垢,無論修行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克服,且受到聖賢的讚揚,並修習色有斷、貪斷和業斷,學會了捨離欲望。由於學會了色有斷、貪斷和業斷,他得到了安寧和心靈上的解脫。但他還是在世間中享樂,不願離開,也無法達到究竟的智慧。最終,他的身體衰敗而死,並轉生到摩竭陀天界或其他的天界。在那裡,他會回想起自己曾經修持戒律、學習色有斷、貪斷和業斷的過程,並對此感到滿足。」


「諸位比丘啊!這就是所謂內結人阿那含,不會再回到這個世間的原因。」


大家好!有什麼事讓你們來到這裡呢?若有人守護戒律,保持解脫的境界,並且懷抱畏懼之心,時常持戒,且表現出端莊儀容,對於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過錯也感到懊悔,那麼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外結人非阿那含」,又回到了這個世界。


於是,許多等心天來到佛陀所在的地方,光芒四射,夜已漸近天明,他們向佛陀鞠躬致敬,然後站在一旁說:「尊者舍利子昨晚和比丘們在講堂裡,講解了内結和外結的意義。他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內心關注自己的人,另一種是關注他人的人。佛陀,我們都非常高興,希望您能慈悲地前來講堂。」當時,佛陀默默地點頭同意了等心天的請求。等心天知道佛陀默默點頭同意,又向佛陀鞠躬致敬,繞著佛陀轉了三圈,然後消失了。


等心天離開沒多久,佛陀便來到講堂,坐在講台上。佛陀坐下後,讚嘆說:「好啊,好啊,尊者舍利子,你做得很好。為什麼這樣說呢?昨晚你和比丘們在講堂裡,解釋了内結和外結的意義。諸位,世界上確實有兩種人,一種是關注自己的人,另一種是關注他人的人。尊者舍利子,昨晚等心天來到我這裡,鞠躬致敬後,站在一旁告訴我:『佛陀,尊者舍利子昨晚和比丘們在講堂裡,講解了内結和外結的意義。他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內心關注自己的人,另一種是關注他人的人。』尊者舍利子,我默默地點頭同意了等心天的請求。等心天知道我的默許,就向我鞠躬致敬,繞著我轉了三圈,然後消失了。


「尊者舍利子,等心天們居住在錐頭處,有的十幾個人,有的二十幾個人,有的三十幾個人,有的四十幾個人,有的五十幾個人,甚至有的六十幾個人,彼此不互相妨礙。等心天因修行善心而非生在那裡,他們的境界非常廣大,能讓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三十幾個人、四十幾個人、五十幾個人、乃至六十幾個人一起居住,互不干擾。尊者舍利子,等心天在人身時,就已經修行善心,極度廣大,因此能讓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三十幾個人、四十幾個人、五十幾個人、乃至六十幾個人一起居住,互不干擾。因此,尊者舍利子,我們應當學習寂靜,讓我們的感官、心靈、身體、言語和行為都能得到寂靜的境界,並向佛陀和智慧的梵行靠近。尊者舍利子,虛偽而不真誠的修行,會逐漸衰退並永遠失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聽到這樣奇妙的法理。」


佛陀這樣說完後,比丘們聽了都非常高興,並開始跟隨佛陀的教導而去做。


(二二)舍梨子相應品成就戒經第二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勝林孤獨園遊蕩。尊者舍梨子告訴比丘們:「如果比丘們能夠實踐戒律、修習定力和智慧,在現世中就能夠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必定會有這樣的境界存在;如果在現世中無法達到究竟智慧,身體死亡後轉生到摶食天、餘意生天等境界,仍能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也必定會有這樣的境界存在。」


當時,尊者烏陀夷也在場,他告訴眾人:「如果比丘們轉生到餘意生天等境界,仍能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那麼這樣的境界是不存在的。」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訴比丘們:「如果比丘們能夠實踐戒律、修習定力和智慧,在現世中就能夠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必定會有這樣的境界存在;如果在現世中無法達到究竟智慧,身體死亡後轉生到摶食天、餘意生天等境界,仍能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也必定會有這樣的境界存在。」


尊者烏陀夷也再次告訴眾人:「如果比丘們轉生到餘意生天等境界,仍能進入想知滅定的境界,那麼這樣的境界是不存在的。」


於是,尊者舍梨子心裡想:「這些比丘一再反駁我,沒有一個人理解我的話,我寧可去找佛陀。」於是,他前往見佛陀並向他鞠躬,然後坐在一旁。


尊者舍梨子去世後不久,尊者烏陀夷和其他比丘也去見佛陀,向他鞠躬致敬,然後坐在一旁。尊者舍梨子告訴其他比丘:「如果比丘們能達到持戒、禪定和智慧,就能在現世中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如果在現世中無法達到究竟的智慧,那麼當身體死亡並轉生到餘生天中時,也能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


尊者烏陀夷反駁道:「尊者舍梨子!如果比丘轉生到餘生天中,也沒有辦法進入和出離想法,了解涅槃之道。」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訴其他比丘:「如果比丘們能達到持戒、禪定和智慧,就能在現世中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如果在現世中無法達到究竟的智慧,那麼當身體死亡並轉生到餘生天中時,也能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


尊者烏陀夷再次反駁道:「尊者舍梨子!如果比丘轉生到餘生天中,也沒有辦法進入和出離想法,了解涅槃之道。」


尊者舍梨子想到:「這位比丘在佛陀面前多次否認我的教誨,而其他比丘也沒有對此發表意見,我最好保持沉默。」


於是,佛陀問道:「烏陀夷!你認為意生天是屬於色界嗎?」


尊者烏陀夷回答:「是的,世尊!」


佛陀斥責尊者烏陀夷道:「你這個愚蠢的人!你沒有眼睛,怎麼能論深奧的阿毘達磨呢?」尊者烏陀夷被佛陀斥責後,感到憂慮和不安,低頭保持沉默,無言以對。


佛陀再度斥責尊者烏陀夷和尊者阿難道:「如果比丘們能達到持戒、禪定和智慧,就能在現世中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如果在現世中無法達到究竟的智慧,那麼當身體死亡並轉生到餘生天中時,也能進入和出離想法,並了解涅槃之道。」佛陀如此教導完後,便進入禪室,靜坐沉思。


在眾人中,白淨比丘對阿難比丘說:“這事是他做的,但我承擔責任。白淨比丘啊,世尊晚上必定從禪房出來,到比丘眾面前坐下,一起談論這個問題。我對世尊和諸天很抱歉。”


於是,世尊在晚上從禪房出來,到比丘眾面前坐下,問白淨比丘:“白淨比丘啊,長老們有哪些行為可以使諸天尊重愛護呢?”


白淨比丘回答:“世尊,長老們若有五種行為,諸天會尊重愛護他們。這五種行為是什麼呢?首先,長老們遵守戒律,保護自己的解脫,又善於控制自己的舉止和禮節,即使是微小的罪過也會引起他們的畏懼,他們會持續學習戒律。這樣的長老們因為遵守戒律而受到尊重。其次,他們廣泛學習聞見,並堅守不忘,積累博學多聞。所有法的初、中、終都是善的,既有意義,又有文采,完全清淨,顯示出梵行的特質。這樣的長老們因為博學多聞而受到尊重。第三,長老們能夠達到四種增上心,並且在現世中能夠享受這種樂趣,而且易於得到。這樣的長老們因為禪修而受到尊重。第四,長老們修習智慧,觀察萬物的興衰,並獲得深刻的智慧,聖慧明亮,能夠分辨出真正的苦。這樣的長老們因為智慧而受到尊重。最後,長老們已經完全消滅了所有煩惱,沒有任何束縛,心靈和智慧都得到解放,在現世中自我覺醒,自我證明,達到了生死盡頭,梵行已經確立,他們所做的事都已經完成,不再有任何束縛,他們明白真實的境界。這樣的長老們因為已經消滅煩惱而受到尊重。因此,如果長老們達成了這五種行為,諸天就會尊重愛護他們。”


世尊問道:“白淨比丘啊,如果長老們沒有這五種行為,那麼他們用什麼方式可以使諸天尊重愛護他們呢?”


白淨比丘回答:“世尊,如果長老們沒有這五種行為,那麼沒有其他方式可以使諸天尊重愛護他們,只能因為他們變老、頭髮變白、牙齒掉落,身體日漸衰退,彎曲、步履蹣跚,身體重量不斷增加,只能依賴拐杖行走,肌肉萎縮、皮膚鬆弛,皺紋如麻,身體各部位都崩潰、斷裂,面容醜陋,因此而受到尊重愛護。”


那時,尊者白淨比丘在群眾中,對尊者阿難說:「這是他的行為,而我要負責。尊者白淨啊!晚上佛陀必定會從禪房出來,到比丘眾前面,展開座談,共同談論這個法義。尊者白淨應該回答這件事,我非常慚愧於佛陀和諸天的眼光。」


於是,佛陀於晚上從禪房出來,到比丘眾前面,展開座談,告訴尊者白淨說:「白淨啊!長者比丘有哪些法,能讓梵行者尊重愛戴呢?」


尊者白淨回答說:「世尊啊!長者比丘若具備五種法,就能讓梵行者尊重愛戴。那五種法是什麼呢?世尊啊!長者比丘修持戒律,保護從解脫來的,又善於保持端莊的威儀,能識別微小的罪過,時常懷著敬畏之心,持守學習的戒律。世尊啊!能遵守戒律的長者比丘,對於梵行者來說是尊重愛戴的對象。其次,世尊啊!長者比丘廣泛地學習聖教,堅定地持守,積累豐富的知識,所謂的聖法,從初級、中級到高級,都能融會貫通,有義理上的明白,也有文學上的善美,具備純淨的梵行,這樣廣泛地學習聖教,能引領梵行者前進。其次,世尊啊!長者比丘已經達到四種增上心,現世已經樂得居住,不再難以得到。其次,世尊啊!長者比丘修持智慧,觀察萬物的興衰,得到這樣的智慧,聖慧明亮,能夠分辨認識,正確地結束苦惱。最後,世尊啊!長者比丘已經消滅了所有的煩惱,不再有任何束縛,心靈得到解脫,智慧也得到解脫,在現世中自我證明,生命也已經結束,梵行也已經完成,所做的也已經完成,不再有任何的受有,這就是真實的梵行。世尊啊!長者比丘具備了這五種法,我們應該尊重愛戴。」


佛陀聽了尊者白淨的回答,說:「好吧,這就是這五種法。尊者白淨和其他的比丘,你們應該遵守這些法,並且實踐它們。」聽到佛陀的話,尊者白淨和其他的比丘都非常高興,並且開始實踐這些法。


(二三)舍梨子相應品智經第三


這是一個故事,佛陀當時在舍衛國的勝林孤獨園遊玩。有一位名叫牟利破群㝹的比丘捨棄了戒律,放棄了佛陀的教化。黑齒比丘聽到這個消息,便去找尊者舍梨子報告說牟利破群㝹比丘捨棄了戒律。


尊者舍梨子問黑齒比丘:「牟利破群㝹比丘喜愛這種行為嗎?」


黑齒比丘問尊者舍梨子:「你喜歡這種行為嗎?」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黑齒!我對這種行為沒有疑惑。」


黑齒比丘又問尊者舍梨子:「未來的事情會怎樣?」


尊者舍梨子答道:「黑齒!我對未來也沒有猶豫。」


黑齒比丘聽到這些話之後,就去找佛陀。他向佛陀稽首禮拜,告訴佛陀尊者舍梨子自稱已經成就了智慧,生命已經結束,梵行已經完成,所作已經辦妥,不再有任何束縛,這是真實的。


佛陀聽到這個消息,讓一位比丘去告訴尊者舍梨子說:「舍梨子!佛陀叫你去。」


那位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去找尊者舍梨子說:「佛陀叫你去。」


尊者舍梨子聽到這個消息,便前往見佛陀,稽首作禮,卻坐在一旁。


佛陀問尊者舍梨子:「舍梨子!你現在真的自稱擁有智慧,生命已經結束,梵行已經完成,所作已經辦妥,不再有任何束縛,這是真實的嗎?」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我說話不是依照文字或句子,而是說明義理。」


佛陀告訴尊者舍梨子:「舍梨子!因為各種情況不同,所以人會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智慧。有智慧的人,會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我之前已經說過了,我說話不是依照文字或句子,而是說明義理。」


佛陀問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尊者舍梨子!你是如何知道、如何看待自己成就智慧,生命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再受有,真的明白了嗎?』你聽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回答?」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回答他們:『諸位!生命存在是由因緣所造成的,當因緣結束時,生命也結束了。我自稱說得智,生命已經結束,梵行已經完成,所作已經辦妥,不再有任何束縛,這是真實的。』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這樣回答。」


佛陀讚嘆說:「好啊!好啊!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這個問題,你應該這樣回答。因為你所說的話,是符合真理的。」


佛陀又問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尊者舍梨子!生命的存在是由什麼因緣所造成的?為什麼會有生命?這個存在的本源是什麼?』你聽到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回答他們:『諸位!生命的存在是由因緣所造成的,是由有造成無,是由有為造成無為。』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這樣回答。」


佛陀讚嘆說:「好啊!好啊!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這個問題,你應該這樣回答。因為你所說的話,是符合真理的。」


佛陀又問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尊者舍梨子!存在是由什麼因緣所造成的?為什麼會有存在?這個存在的本源是什麼?』你聽到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回答他們:『諸位!存在是由受造成,是由受緣所生,是由受而生。』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這樣回答。」


佛陀讚嘆說:「好啊!好啊!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這個問題,你應該這樣回答。因為你所說的話,是符合真理的。」


佛陀又問尊者舍梨子:「如果其他梵行問你:『尊者舍梨子!受是由什麼因緣所造成的?為什麼會有受?這個受的本源是什麼?』你聽到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


尊者舍梨子回答說:「佛陀!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回答他們:『諸位!受是由愛造成,是由愛緣所生,是由愛而生。』如果其他梵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這樣回答。」


世尊讚嘆道:"好啊!好啊!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詢問,你應該這樣回答。因為這樣說,才是正確的意義。"


世尊問道:"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你:『尊者,什麼是愛?』當你聽到問題後,你應該如何回答呢?"


尊者舍梨子回答道:"世尊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我:『尊者舍梨子啊!什麼是愛?』我會這樣回答:『諸賢!所謂的三種覺知是指樂覺、苦覺和不苦不樂的覺知,其中對樂覺有執著的就是愛。』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我,我會這樣回答。"


世尊再次讚嘆道:"好啊!好啊!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你,你就應該這樣回答。因為這樣說,才是正確的意義。"


世尊又問道:"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你:『尊者舍梨子啊!你如何知道,如何看待三種覺知中沒有任何執著?』當你聽到問題後,你應該如何回答呢?"


尊者舍梨子回答道:"世尊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我:『尊者舍梨子啊!你如何知道,如何看待三種覺知中沒有任何執著?』我會這樣回答:『諸賢!所謂的三種覺知是無常、苦和滅,其中無常就是苦,當我們認識到苦的本質後,就能在三種覺知中不再執著。』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我,我會這樣回答。"


世尊再次讚嘆道:"好啊!好啊!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你,你就應該這樣回答。因為這樣說,才是正確的意義。"


世尊又說道:"舍梨子啊!這個說法還有更深的涵義,你可以簡單地回答一下。舍梨子啊!這個說法還有什麼涵義可以簡單地回答?所有的覺知和行為都是苦。這就是更深的涵義,你可以簡單地回答。"


世尊又問道:"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你:『尊者舍梨子啊!你如何超越自我,並認識到真正的智慧,已經不再被生命所束縛,已經完成梵行,不再受任何束縛,如何理解這個真理?』"


尊者舍梨子回答道:"世尊啊!如果有其他梵行前來問我:『尊者舍梨子啊!你如何超越自我,並認識到真正的智慧,已經不再被生命所束縛,已經完成梵行,不再受任何束縛,如何理解這個真理?』我會這樣回答:『諸賢!當我們背離自我,不再受著執著的束縛,那麼所有的愛就會消失,不再有任何的恐懼、疑惑和迷惘。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不再生善惡的境界。』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我,我會這樣回答。"


世尊再次讚嘆道:"好啊!好啊!舍梨子啊!如果有其他梵行這樣問你,你就應該這樣回答。因為這樣說,才是正確的意義。"


世尊說:“舍梨子啊!再次有意義的問題,我可以簡略地回答。如果那些結沙門所說的,他們的結並不是我所擁有的,遵守如此,如同他們所遵守,不會生起邪惡的漏失。舍梨子啊!這就是另一個意義,我可以簡略地回答。”


世尊說完後,就從座位上站起來,走進屋子坐下。


世尊進屋沒多久,尊者舍梨子告訴其他比丘:“諸位!我一開始並沒有想到,但是世尊突然問起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恐怕我回答不出來。’諸位!我最初說了一個意義,世尊就稱讚了我,然後我又想到了:‘如果世尊每天都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問我這個問題,我可以為世尊回答一整天一整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如果世尊問我這個問題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我也可以為世尊回答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


黑齒比丘聽到尊者舍梨子這麼說,就立刻站起來,快速走到佛陀面前,告訴世尊:“世尊,您剛進屋沒多久,尊者舍梨子說的非常高超,一開始他說:‘我並沒有想到,但是世尊突然問起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恐怕我回答不出來。’’之後,他又說:‘我最初說了一個意義,世尊就稱讚了我,然後我又想到了:‘如果世尊每天都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問我這個問題,我可以為世尊回答一整天一整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如果世尊問我這個問題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我也可以為世尊回答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


世尊說:“黑齒啊!是這樣的。如果我每天都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問舍梨子比丘這個問題,他必定能夠為我回答一整天一整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如果我問他這個問題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用不同的文字和句子,他也能夠為我回答兩天、三天、四天,一直到七天七夜。為什麼呢?因為舍梨子比丘非常深入地理解了佛法境界。”


佛陀這樣說完後,尊者舍梨子和其他比丘聽了非常高興,遵照佛陀的教導奉行下去。


(二四)舍梨子相應品師子吼經第四


我聽聞如下: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勝林孤獨園遊玩。


當時,世尊和許多大比丘一起在舍衛國度過夏季,尊者舍梨子也在舍衛國度過夏季。過了三個月,尊者舍梨子結束了在舍衛國的夏季靜坐修行,整理好衣服和器具,前往拜見佛陀,向佛陀鞠躬致敬後坐在一旁,說道:“世尊!我在舍衛國結束了夏季靜坐。我想要到外面去旅行。”


佛陀回答說:“舍梨子啊!你可以去,隨心所欲,讓那些還沒有得到救度的人得到救度,讓那些還沒有解脫的人得到解脫,讓那些還沒有入涅槃的人得到入涅槃。舍梨子啊!你可以去,隨心所欲。”


於是,尊者舍梨子聽了佛陀的話,很好地領悟了,便從座位上站起來,向佛陀鞠躬致敬三次,然後離開,回到自己的房間,整理好床和坐墊,收拾好衣服和器具,便出門到外面旅行。


不久之後,有一位梵行者在佛陀前犯了規矩,向佛陀告狀:“今天尊者舍梨子輕慢了我,到外面旅行去了。”


佛陀聽了這個告狀,對一位比丘說:“你去找舍梨子,告訴他:‘世尊召你回來。你剛離開不久,有一位梵行者在我面前犯了規矩,說:“世尊!今天尊者舍梨子輕慢了我,到外面旅行去了。”’”


那位比丘接到指示後,立即向佛陀鞠躬致敬,然後離開去找尊者舍梨子。與此同時,尊者阿難留在佛陀身邊拿著拂塵侍奉他。


那位比丘離開不久,尊者阿難拿著房間的鑰匙,到各個房間去,見到其他比丘就說:“好啊!各位尊者們,快去講堂,尊者舍梨子將在佛陀面前發表妙論。如果尊者舍梨子講得非常深刻,如呼吸之間的呼吸,妙不可言,像這樣的話,我們和你們都要好好地聽和學,好好地理解和持誦。”當時,所有的比丘聽到了尊者阿難的話,都去了講堂。


這時,那位比丘找到了尊者舍梨子,告訴他:“世尊召你回來。你剛離開不久,有一位梵行者在我面前犯了規矩,說:‘世尊!今天尊者舍梨子輕慢了我,到外面旅行去了。’”


於是,尊者舍梨子聽到佛陀的話後,便從座位上起身,向佛陀行禮,然後退到一旁坐下。佛陀隨即告訴他說:「舍梨子啊!你離開這裡不久,就有一位梵行來到我這裡犯了犯規,說你輕慢他後就離開了。你真的有輕慢那位梵行並在人間遊行嗎?」


尊者舍梨子回答道:「尊敬的佛陀!如果沒有‘身身念’,那位梵行可能會因為我在人間遊行而被我輕慢了。但是,我深刻地懂得身體中每一個部分的感受,我怎麼可能輕慢那位梵行呢?」


他繼續說道:「就像一頭被截斷角的牛,非常耐心而且溫和,善於控制和駕馭自己,走過村莊和巷子,不會侵犯任何東西。我也是如此,我的心就像那頭被截斷角的牛,沒有結怨、不生怒氣,廣大無量,善於修行,遍布整個世界。如果沒有‘身身念’,那位梵行可能會因為我在人間遊行而被我輕慢了。但是,我深刻地懂得身體中每一個部分的感受,我怎麼可能輕慢那位梵行呢?」


他又說:「就像被截斷雙手的普通人,非常謙虛,走過村莊和城鎮,不會侵犯任何東西。我也是如此,我的心就像那個被截斷雙手的普通人,沒有結怨、不生怒氣,廣大無量,善於修行,遍布整個世界。如果沒有‘身身念’,那位梵行可能會因為我在人間遊行而被我輕慢了。但是,我深刻地懂得身體中每一個部分的感受,我怎麼可能輕慢那位梵行呢?」


他繼續說道:「就像地面一樣,接受一切潔淨和不潔淨的東西,包括大便、小便、汗水和口水,但地面不會因此產生憎惡、羞愧或羞恥。我也是如此,我的心就像地面一樣,沒有結怨、不生怒氣,廣大無量,善於修行,遍布整個世界。如果沒有‘身身念’,那位梵行可能會因為我在人間遊行而被我輕慢了。但是,我深刻地懂得身體中每一個部分的感受,我怎麼可能輕慢那位梵行呢?」


「世尊!就像水一樣,無論是清潔還是不乾淨,大便、小便、鼻涕、口水都可以用水清洗,但水並不會因此有愛憎情感,並且也不會感到羞恥或慚愧。我也像水一樣,我的心像水一樣寬廣無邊,沒有結怨、憤怒或爭吵,我修行善良的行為,能夠在整個世界中自由遨遊。世尊!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火一樣,無論是清潔還是不乾淨,大便、小便、鼻涕、口水都可以用火燒掉,但火拼不會因此有愛憎情感,並且也不會感到羞恥或慚愧。我也像火一樣,我的心像火一樣寬廣無邊,沒有結怨、憤怒或爭吵,我修行善良的行為,能夠在整個世界中自由遨遊。世尊!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風一樣,無論是清潔還是不乾淨,大便、小便、鼻涕、口水都可以隨風吹散,但風並不會因此有愛憎情感,並且也不會感到羞恥或慚愧。我也像風一樣,我的心像風一樣寬廣無邊,沒有結怨、憤怒或爭吵,我修行善良的行為,能夠在整個世界中自由遨遊。世尊!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掃帚一樣,無論是清潔還是不乾淨,大便、小便、鼻涕、口水都可以用掃帚清理,但掃帚並不會因此有愛憎情感,並且也不會感到羞恥或慚愧。我也像掃帚一樣,我的心像掃帚一樣寬廣無邊,沒有結怨、憤怒或爭吵,我修行善良的行為,能夠在整個世界中自由遨遊。世尊!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普通的毛巾一樣,無論是清潔還是不乾淨,大便、小便、鼻涕、口水都可以用毛巾擦拭,但毛巾並不會因此有愛憎情感,並且也不會感到羞恥或慚愧。我也像毛巾一樣,我的心像毛巾一樣寬廣無邊,沒有結怨、憤怒或爭吵,我修行善良的行為,能夠在整個世界中自由遨遊。世尊!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一個裝滿香膏的瓶子,到處都破裂漏油,黏黏糊糊的,如果有人來看到這個瓶子,他會看到瓶子到處裂開漏油,黏黏糊糊的,很不乾淨。我也像這個瓶子一樣,經常觀察我的身體的九個孔洞,這些孔洞都不乾淨,漏油流水,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世尊!就像一個自戀的年輕人,洗完澡後塗上香水,穿上白色乾淨的衣服,帶上華麗的珠寶,剃須理髮,戴上花環,但如果在他身邊有死蛇、死狗或死人,或者青腫、腫脹、腐爛、臭味四溢的病痛,那麼他就會感到非常尷尬和難堪,因為這非常骯髒噁心。我也像這個年輕人一樣,經常觀察我的身體各個部位的臭味和不潔,感到非常尷尬和難堪,因為這非常骯髒噁心。如果沒有身體和身心的意識,那麼人就會輕視一切善行而在世間遊蕩。世尊!因為我善於保持身體和身心的意識,所以我不會輕視任何一種善行。」


於是,那位比丘從座上起身,向佛的腳稽首禮拜,說道:「我懺悔了,世尊!我自首承認錯誤。我很愚笨、糊塗,缺乏定力、不善良。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以虛妄的言語誣謗了清淨的梵行者舍梨子比丘。世尊!我現在悔過了,願意承擔責任,並且在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佛陀回答說:「很好,比丘!你確實是愚笨、糊塗、缺乏定力、不善良。因為你說出虛妄的話,否定了真實的存在,並誣蔑了清淨的梵行者舍梨子比丘。但是你能夠認錯,並且承擔責任,並且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一個人能夠悔過、承擔責任、不再犯錯,那麼他將會長期受益於聖法、律法,而不會退步。」


佛陀又對尊者舍梨子說:「你應該立即接受那位愚笨的比丘的懺悔,不要讓他在你面前受到傷害。」


尊者舍梨子因為同情那位比丘,便接受了他的懺悔。


佛陀講完這段話後,尊者舍梨子和其他比丘都非常高興,並且立即遵從佛陀的教導。


(二五)舍梨子相應品水喻經第五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勝林孤獨園遊玩。此時,尊者舍梨子告訴眾比丘:「諸位!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五種除惱方法,請仔細聆聽。」


尊者舍梨子說:「第一種,若有一個人身體不潔淨,但言語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應該排除他。第二種,若有一個人言語不潔淨,但身體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應該排除他。第三種,若有一個人身體和言語都不潔淨,但心中稍有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應該排除他。第四種,若有一個人身體、言語和心都不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應該排除他。第五種,若有一個人身體、言語和心都潔淨,但是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應該排除他。」


尊者舍梨子繼續說道:「如果有一個人身體不潔淨,但言語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該如何排除呢?就像比丘阿練若拿著糞掃衣,看到糞便中有弊衣,或是被大便、小便、鼻涕、口水或其他不潔之物污染,他就用左手拿著它,右手張開,只要不是被大便、小便、鼻涕、口水或其他不潔之物污染的部分,他就撕開取下。同樣地,如果有一個人身體不潔淨,但言語潔淨,你不應該想到他身體不潔淨的部分,而是應該想到他言語潔淨的部分,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就應該這樣排除他。」


尊者舍梨子繼續說道:「如果有一個人言語不潔淨,但身體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該如何排除呢?就像在村外不遠處有一個深水池,被藳草覆蓋,如果有人因為熱、疲倦、飢渴或受風熱之苦,到了池邊,脫下衣服放在岸邊,然後盡情地在池中沐浴,洗去熱、疲倦、飢渴或受風熱之苦。同樣地,如果有一個人言語不潔淨,但身體潔淨,你不應該想到他言語不潔淨的部分,而是應該想到他身體潔淨的部分,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就應該這樣排除他。」


尊者舍梨子繼續說道:「如果有一個人身體和言語都不潔淨,但心中稍有潔淨,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該如何排除呢?就像在十字路口有一個牛蹄印上有水,如果有人因為熱、疲倦、飢渴或受風熱之苦,到了那裡,他會想:『這個十字路口的牛蹄印上有一點水,如果我用手或葉子去取,只會攪濁水污,無法解決我熱、疲倦、飢渴或受風熱之苦。我寧可跪下,用手和膝蓋拍地,然後用嘴巴去喝水。』他就會長時間地跪在那裡,用手和膝蓋拍地,然後用嘴巴去喝水,這樣就可以解決他的熱、疲倦、飢渴或受風熱之苦。同樣地,如果有一個人身體和言語都不潔淨,但心中稍有潔淨,你不應該想到他身體和言語不潔淨的部分,而是應該想到他心中稍有潔淨的部分,如果有明智之人看見,會生氣憤,就應該這樣排除他。」


各位尊者!假設有一個人身心行為不潔淨,語言和思想也不潔淨,如果一位有智慧的人看到,會感到憤怒和不悅,那麼該怎麼辦呢?各位尊者!這就像有個人長途跋涉,中途生病非常痛苦,孤獨無助,後面的村莊很遠,前面的村莊還沒到。如果有人來陪伴這個人,從遠處引導他到村莊,給他美食和藥湯,關心他的健康,讓他感到受到憐憫和關愛。這樣做的話,這個人的病情一定會改善,因為陪伴他的人對他充滿同情和慈愛之心。同樣地,如果有人的身心行為不潔淨,語言和思想也不潔淨,如果一位有智慧的人看到,就應該想到:「這個人的身心行為不潔淨,語言和思想也不潔淨,不要讓他因此在死後墮入惡趣和地獄。如果這個人能得到善知識的引導,放棄身心行為不潔淨,修持潔淨的身心行為,放棄不潔淨的語言和思想,修持潔淨的語言和思想,那麼他的身心行為就會變得潔淨,死後必然會墮入善趣,並生在天上。」這是因為那位有智慧的人對這個人充滿憐憫和慈愛之心。如果一位有智慧的人看到,但卻感到憤怒和不悅,那麼就應該想到這個方法來摒除憤怒和不悅。


各位尊者!如果有一個人的身心行為潔淨,語言和思想也潔淨,如果一位有智慧的人看到,卻感到憤怒和不悅,那麼該怎麼辦呢?各位尊者!就像在村莊外不遠處有一條美麗清澈的池塘,水很清,深淵平靜,四周是綠草和花樹。如果有人來到這裡,熱得發慌、口渴和疲憊,因為熱風的壓迫,他到了池塘邊,脫掉衣服,進入池中盡情地沐浴,消除熱氣、口渴和疲憊。同樣地,如果有人的身心行為潔淨,語言和思想也潔淨,就應該常常思考他的身心行為是潔淨的,他的語言和思想也是潔淨的。如果一位有智慧的人看到,卻感到憤怒和不悅,就應該想到這個方法來消除憤怒和不悅。


各位尊者!我所說的五種消除煩惱的方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說的。


尊者舍梨子講述了這個故事,聽到的比丘都很高興,並開始實踐。


中阿含經卷第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