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九四〇)


如是我聞:


某一時刻,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眾生自無始以來,被無明所矇蔽,長夜輪迴,卻不知苦的本源。諸比丘!你們覺得如何?如果把這片大地上的所有草木,用四根手指量出,然後以這個數字來表示你們長夜輪迴生死所依靠的父母;即使計算數字已經完結,父母的數量仍然無窮無盡。諸比丘!如此無始生死的輪迴,卻不知苦的本源。因此,比丘們!你們應該如此學習:『要勤奮努力,斷除一切執著,不要讓它們增長。』」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九一九)


如此我所聆聞:


曾經,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們:“世間有三種優良的馬。何種為三種?即有一種馬敏捷迅速而外表不美觀,體態不優美。有一種馬敏捷迅速,外表美觀而體態不優美。有一種馬敏捷迅速,外表美觀且體態優美。同樣,在正法和律中也有三種善男子。何種為三種?即有一種善男子敏捷迅速而外表不美觀,體態不優美。有一種善男子敏捷迅速,外表美觀而體態不優美。有一種善男子敏捷迅速,外表美觀且體態優美。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九〇五)


這是我所聽到的:


某個時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尊者摩訶迦葉和尊者舍利弗都在耆闍崛山中。


有許多外道出家者前來拜見尊者舍利弗,向他問候並表示慰問後,退到一旁坐下,對尊者舍利弗說道:“舍利弗!如來是否有生死的後續呢?”


舍利弗回答:“諸外道!世尊說這是無記的。”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


(八六一)


如是我聽說:


從前,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次,佛陀住在那裡。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們講述道:「在人間,一日一夜等於四百年在兜率陀天上的時間,一個月有三十天,十二個月等於一年,在兜率陀天壽命長達四千年。對於愚癡無知、不聞聖教的凡夫而言,當結束生命後,會輪迴墮入地獄、畜生或餓鬼的境地;而對於多聞、了解聖教的聖弟子來說,結束生命後不會墮入地獄、畜生或餓鬼的境地。」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


(八三〇)


如是我聞:


從前有一次,佛陀住在崩伽闍崩伽耆林中。


那時候,佛陀為諸比丘講解與戒相應的法,讚揚戒律的重要性。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七九七)


這是我聽到的:


有一次,佛住在舍衛國的祇樹園。


那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有沙門的法和沙門的果。仔細聽,好好想,我要為你們說。什麼是沙門的法?就是八正道——正見到正定。什麼是沙門的果?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什麼是須陀洹果?就是斷了三結。什麼是斯陀含果?就是斷了三結,貪、瞋、癡變淺了。什麼是阿那含果?就是斷了五下分結。什麼是阿羅漢果?就是貪、瞋、癡永遠斷了,一切煩惱永遠斷了。」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七四八)


這是我聽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林的給孤獨園裡。


那時候,佛陀對比丘們說:「就像太陽出來之前的樣子,叫做明亮的第一道光。像這樣,比丘們在快要完全克服苦難、完全了解苦難之前的樣子,叫做正見。有了正見的人,就能產生正思想、正言語、正行為、正生活、正方法、正注意、正定。因為有了定力而得到正確的感受,聖者的弟子心裡就能完全擺脫貪心、怒氣、愚痴,這樣心裡就很清淨。聖者的弟子就會有正確的知識和見解:『我已經不會再生了,已經完成了最高的修行,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情,自己知道不會再有下一世了。』」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七一二)


我聽說過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上……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有些人不同意他的說法,他們是一些出家人和婆羅門,他們有這樣的觀點和說法:『有些眾生沒有因果和緣起的關係,他們沒有智慧和見解,有些眾生也沒有因果和緣起的關係,但他們卻有智慧和見解』……」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六四二)


如此我聽說: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有三種根——未知應該知道的根、已知的根、無知的根。”於是,世尊即說了以下的偈語: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


(六四〇)


當時,世尊告訴尊者阿難說:"在這摩偷羅國,將來會有一位商人的兒子,名叫掘多。掘多也會有一個兒子,名叫優波掘多。在我涅槃後一百年,他將成為佛陀,是教授師中最優秀的一位。阿難啊!你遠方看見那片青色叢林了嗎?"


阿難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已經看到了。"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第五誦道品第一


(六〇五)


如是我聞:


一次,佛降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有四種念處。這四種是指對身體的觀察、感受、心靈和法則的觀察。”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六〇四)


如是我聞:


某一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清晨穿上衣服,拿著缽,和眾比丘一起進城乞食。他們走路的姿態如同鵝王,身體色澤金黃,容貌優美如滿月。世尊與眾比丘一同前進。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五七六)


如此我聽說: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


那時候,有一位天子,容貌絕妙,在深夜時分來到佛陀面前,向佛陀鞠躬,然後坐在一旁。他的身體散發著光明,照亮了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五五九)


如是我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利弗妬路國,尊者阿難和尊者迦摩也在波羅利弗妬路的雞林精舍。


當時,尊者迦摩前去見尊者阿難,彼此問候後,一同坐下。尊者迦摩對尊者阿難說道:"奇妙啊!尊者阿難!我們有眼睛有色彩、有耳朵有聲音、有鼻子有香味、有舌頭有滋味、有身體有觸覺、有心靈有法則,而比丘卻有這些法則卻不自覺。這是怎麼回事呢?尊者阿難!比丘因為有想法所以不自覺,還是因為無想法所以不自覺?"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五三七)


如是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當時,尊者大目揵連和尊者阿那律住在舍衛國的一個手成的浴池旁邊。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五〇四)


如是我聞:


從前,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尊者大目揵連則在耆闍崛山。


有一天晚上,釋提桓因天王心生妙堂的想法,他來到尊者大目揵連所在的地方,向他鞠躬行禮,然後退到一旁坐下。這時,釋提桓因的光明照亮了整個耆闍崛山,周圍一片光明。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


弟子所說誦第四品


(四九〇)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摩竭提國的那羅聚落。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雜因誦第三品之五


(四五五)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因為各種緣界的存在,所以產生各種接觸;因緣各種接觸,所以產生各種想念;因緣各種想念,所以產生各種欲望;因緣各種欲望,所以產生各種感受;因緣各種感受,所以產生各種煩惱;因緣各種煩惱,所以產生各種追求。


『什麼是各種緣界呢?即十八界,包括眼界、乃至法界。


『如何因緣各種緣界產生各種接觸?如何因緣各種煩惱產生各種追求?例如,因緣眼界的存在而產生眼觸,不是因緣眼觸而產生眼界,只是因緣眼界而產生眼觸;因緣眼觸而產生眼想,不是因緣眼想而產生眼觸,只是因緣眼觸而產生眼想;因緣眼想而產生眼欲,不是因緣眼欲而產生眼想,只是因緣眼想而產生眼欲;因緣眼欲而產生眼感受,不是因緣眼感受而產生眼欲,只是因緣眼欲而產生眼感受;因緣眼感受而產生眼煩惱,不是因緣眼煩惱而產生眼感受,只是因緣眼感受而產生眼煩惱;因緣眼煩惱而產生眼追求,不是因緣眼追求而產生眼煩惱,只是因緣眼煩惱而產生眼追求。耳、鼻、舌、身、意界的因緣與眼界相同,產生對應的接觸,乃至產生對應的追求。同樣的道理可以廣泛應用。這就是比丘們因緣各種緣界而產生各種接觸,乃至因緣各種煩惱而產生各種追求,並非因緣各種追求而產生各種煩惱,也不是因緣各種接觸而產生各種緣界,只是因緣各種緣界而產生各種接觸,乃至因緣各種煩惱而產生各種追求。』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感到歡喜並開始實踐。


內部的六入處和外部的六入處也是如此解釋。


(四五六)


如此我所聽聞:


某個時候,佛降臨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們:“存在光明界、清淨界、無限空間入處界、無限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思非非思入處界,以及滅盡界。”


此時,有一位不同的比丘從座位上起立,整理衣服,合掌向佛陀鞠躬禮拜,然後白著佛陀說:“世尊!關於那些光明界、清淨界、無限空間入處界、無限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思非非思入處界、滅盡界,這些諸界的因緣如何可知?”


佛陀告訴比丘們:“光明界是由於與黑暗有關而可知,清淨界是由於與不潔淨有關而可知,無限空間入處界是由於與色彩有關而可知,無限識入處界是由於與內心有關而可知,無所有入處界是由於與所有事物有關而可知,非思非非思入處界是由於與有第一境界有關而可知,而滅盡界是由於與有身體可知而可知。”


眾比丘問佛陀:“世尊!那些光明界,一直到滅盡界,通過何種正當修行而得到?”


佛陀告訴比丘們:“那些光明界、清淨界、無限空間入處界、無限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這些諸界是通過自身正確的修行而得到的;非思非非思入處界是通過第一境界的正當修行而得到的;而滅盡界是通過滅絕有身體的正當修行而得到的。”


佛陀講說這個經文後,眾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的教導。


(四五七)


如此我所聽聞:


某個時候,佛降臨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


當時,世尊在午後從禪覺中恢復,敷設座位於講堂的陰涼處,坐在眾人面前,宣講優陀那句,並告訴眾比丘們:“由於依照界而生起,並非沒有界。由於依照界而生起,見起,也非沒有界。由於依照界而生起,想起,也非沒有界。依照下界,我說起下界的說法、下界的見、下界的想、下界的思維、下界的慾望、下界的意願、下界的男性、下界的行為、下界的佈施、下界的建立、下界的部分、下界的顯現、下界的生起。同樣,在中界、勝界也是如此。依照勝界而生起,我說勝界的說法、勝界的見、勝界的想、勝界的思維、勝界的願望、勝界的男性、勝界的行為、勝界的佈施、勝界的建立、勝界的部分、勝界的顯現、勝界的生起。”


這時,有一位婆迦利比丘在佛陀後方持扇子為佛陀搧風,對佛陀說:“世尊!若對於三摩地、無上正等正覺之佛而產生非三摩地、非無上正等正覺之佛的見解,那個見解是否也是依照界而生起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對於三摩地、無上正等正覺之佛而產生非三摩地、非無上正等正覺之佛的見解,也是依照界而生起的,而非沒有界。為什麼呢?凡夫所處的界就是無明的界,就如我先前所說的,依照下界而生起下界的說法、下界的見解,乃至下界的生起;而在中界和勝界依照勝界而生起勝界的說法、勝界的見解,乃至勝界的生起。”


佛陀講說這個經文後,眾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的教導。


(四五八)


如此我所聽聞:


某個時候,佛降臨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們:“有因生起慾念,非無因;有因生起恚念、害念,非無因。


“何謂因生起慾念?即依附於欲界而產生。由於依附於欲界,所以生起慾念、慾望、欲覺、欲熱、欲求。愚痴的凡夫一旦產生欲求,這些眾生就在三個領域中犯了三種邪惡,即身體、口舌和心意。因為這些邪惡的因緣,他們在現世受苦、受阻、受煩惱、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惡趣中,這就是因緣所生起的慾念。


“何謂因緣生起恚念、害念?即依附於害界而產生。由於依附於害界,所以生起恚念、害念、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痴的凡夫一旦產生害求,這些眾生就在三個領域中犯了三種邪惡,即身體、口舌和心意。一旦產生這三種邪惡的因緣,他們在現世受苦、受阻、受煩惱、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惡趣中,這就是因緣所生起的恚念、害念。


“諸比丘!如果一切沙門、婆羅門安於生,安於生起危險的念頭,不求舍離,不覺察,不排斥,那他們就在現世受苦、受阻、受煩惱、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處有一片荒野,突然起了大火,那些無力滅火的人,就知道那些野地中的眾生都遭受到了火害。同樣,所有的沙門、婆羅門安於生,安於生起危險的念頭,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惡趣中。


“諸比丘!有因生起善念,非無因。何謂因生起善念?即依附於善界而產生。依附於善界的因緣,生起善念、善欲、善覺、善熱、善求。智慧者在尋求善時,眾生在三個領域中正行善,即身體、口舌和心意。一旦產生這種正行善的因緣,他們在現世享受安樂,不受苦、不受阻、不受煩惱、不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善趣中,這就是因緣所生起的善念。


“何謂因緣生起無恚、無害念?即依附於無害界而產生。依附於無害界的因緣,生起無恚、無害念、無害欲、無害覺、無害熱、無害求。智慧者在不追求害時,眾生在三個領域中正行無害,即身體、口舌和心意。一旦產生這種正行無害的因緣,他們在現世享受安樂,不受苦、不受阻、不受煩惱、不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善趣中,這就是因緣所生起的無恚、無害念。


“如果所有的沙門、婆羅門安於生,安於生起無恚、無害念,不捨離、不覺察、不排斥,那他們就在現世享受安樂,不受苦、不受阻、不受煩惱、不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一片荒野,突然起了大火,有人能夠迅速滅火,那麼那些依附於樹木草木的眾生就不會受到傷害。同樣,所有的沙門、婆羅門安於生,安於生起善念,不捨離、不覺察、不排斥,那他們就在現世享受安樂,不受苦、不受阻、不受煩惱、不受煎熬,身體壞損後命終,生於善趣中。”


佛陀講說了這個經文之後,眾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的教導。


(四五九)


如此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


那時,有位婆羅門前來拜訪佛陀,向世尊表達敬意後,在一旁坐下,對佛陀說:“眾生是非自己創造的,也非他人創造的嗎?”


佛陀對婆羅門說:“如此論者,我不與其相見。你自己前來,卻說我非自己創造的,也非他人創造的?”


婆羅門說:“你說什麼呢,須達!眾生是自己創造的,還是他人創造的?”


佛陀告訴婆羅門:“我現在問你,隨意回答我。婆羅門啊!你認為如何?是否有一些眾生處於方便的領域,讓其他眾生知道方便的創造?”


婆羅門說:“須達!有一些眾生處於方便的領域,讓其他眾生知道方便的創造。”


佛陀告訴婆羅門:“如果有方便的領域,讓其他眾生知道方便的存在,那麼眾生就是自己創造的,也是他人創造的。婆羅門啊!你認為如何?是否有一些眾生停留在界限內、堅守界限、超越界限、創造界限,讓其他眾生知道創造的存在?”


婆羅門對佛陀說:“有一些眾生停留在界限內、堅守界限、超越界限、創造界限,讓其他眾生知道創造的存在。”


佛陀告訴婆羅門:“如果他們停留在界限內、堅守界限、超越界限、創造界限,讓其他眾生知道有創造者的存在,那麼眾生就是自己創造的,也是他人創造的。”


婆羅門對佛陀說:“有些眾生是自己創造的,有些是他人創造的,須達!世間事務繁多,現在該告辭了。”


佛陀告訴婆羅門:“世間事務繁多,應該明白這個時機。”


於是,那位婆羅門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隨喜,從座位上起身離去。


(四六〇)


如此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前往見尊者阿難,向尊者阿難行禮,觸摸尊者阿難的足部後,退回一旁坐下,對尊者阿難說:“你所說的各種界是什麼意思?”


尊者阿難告訴瞿師羅長者:“眼界與色界有不同的愉悅之處,二者因緣而產生識,三者相互結合而產生觸,喜悅的觸又因緣而產生愉悅的受。耳、鼻、舌、身、意、法亦是如此。另外,長者啊!有不同的眼界與色界有憂愁之處,二者因緣而產生識,三者相互結合而產生苦的觸,那種苦的觸又因緣而產生苦的受。耳、鼻、舌、身、意、法亦是如此。


“再者,長者啊!有不同的眼界與色界有放棄之處,二者因緣而產生識,三者相互結合而產生既非苦也非樂的觸,這種既非苦也非樂的觸又因緣而產生既非苦也非樂的受。耳、鼻、舌、身、意、法亦是如此。”


當時,瞿師羅長者聽了尊者阿難所說,感到歡喜並隨喜,向尊者阿難行禮後離開。


(四六一)


如此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前往見尊者阿難,向尊者阿難稽首行禮,觸摸尊者阿難的足部後,坐在一旁。他向尊者阿難說:“你所說的各種界是什麼意思?”


尊者阿難告訴瞿師羅長者:“存在三個界。什麼是這三個界呢?分別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當時,尊者阿難立即念起偈語:


「瞭解欲界, 色界也是如此,

 捨棄一切余余, 得到無餘的寂滅。

 在身體和合的界中, 永遠消盡無餘的證悟,

 三耶三佛所說, 超越憂愁離開玷污的句子。」


尊者阿難唸誦完這經文,瞿師羅長者感到歡喜並隨喜,向尊者阿難行禮後離開。


(四六二)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前往見尊者阿難,向尊者阿難稽首行禮,觸摸尊者阿難的足部後,退回一旁坐下。他向尊者阿難說:“你所說的各種界是指什麼?”


尊者阿難告訴瞿師羅長者:“存在三個界,色界、無色界和滅界,這被稱為三界。”然後他念起以下偈語:


「若是色界眾生,  及居無色界,

 不識滅界者,  再度承受諸有。

 若斷於色界,  不住無色界,

 滅界心解脫,  永遠離開生死。」


尊者阿難唸誦完這經文,瞿師羅長者感到歡喜並隨喜,向尊者阿難行禮後離去。


(四六三)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前往見尊者阿難,向尊者阿難稽首行禮,觸摸尊者阿難的足部後,退回一旁坐下。他向尊者阿難說:“你所說的各種界是指什麼?”


尊者阿難回答瞿師羅長者:“指的是三種離開的界。什麼是三種?即從欲界離開到色界,從色界離開到無色界,以及所有行為和一切思想的終結界,這被稱為三種離開的界。”然後他念起以下偈語:


「知道離開欲界,  超越色界之上,

 一切行為寂滅,  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戀,  一切行為消亡,

 知曉一切的剩餘,  不再轉歸有。」


尊者阿難唸誦完這經文,瞿師羅長者感到歡喜並隨喜,向尊者阿難行禮後離去。


(四六四)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尊者阿難前往拜見一位名叫上座上座者的尊者。他到達後,恭敬地致敬問候,問候後,退回一旁坐下。尊者阿難詢問上座上座者說:“比丘們在空處、樹下、閒房思維時,應該以什麼法門專注思維?”


上座回答說:“尊者阿難!在空處、樹下、閒房思維時,應專注於兩種法門,即止觀法門。”


尊者阿難進一步問上座:“修行止之後,多次修行止,將會達到何種境地?修行觀之後,多次修行觀,將會達到何種境地?”


上座答道:“尊者阿難!修行止,最終將達到觀的境地;修行觀之後,也將達到止的境地。即聖弟子修行止觀平行,獲得諸解脫的境界。”


阿難再問上座:“何謂諸解脫的境界?”


上座答道:“尊者阿難!斷絕境界、無慾境界、滅境界,稱為諸解脫的境界。”


尊者阿難進一步問上座:“何謂斷境界?又何謂滅境界?”


上座答道:“尊者阿難!斷絕一切行為,稱為斷境界;斷除愛慾,即無慾境界;一切行為消亡,即為滅境界。”


當時,尊者阿難聽了上座所說的,感到歡喜並隨喜,前往見五百比丘,恭敬地致敬問候,退回一旁坐下,向五百比丘說:“比丘們在空處、樹下、閒房思維時,應該以何種法門專注思維?”


當時,五百比丘回答尊者阿難說:“應該以兩種法門專注思維,即達到滅境界,正如上座所說。”


尊者阿難聽了五百比丘的回答,感到歡喜並隨喜,前往見佛陀,向佛陀的足下頂禮,退回一旁坐下,對佛陀說:“世尊!比丘們在空處、樹下、閒房思維時,應該以何種法門專注思維?”


佛陀告訴阿難:“比丘們在空處、樹下、閒房思維時,應該以兩種法門專注思維,達到滅境界,正如五百比丘所說。”


當時,尊者阿難對佛陀說:“嗯!世尊!大師和諸弟子在法門、句子、義理、味道上都一致,我剛才前往見那位名叫上座上座者的尊者,問及此義,他也以此義、此句子、此味道回答我。如今我又前往見那五百比丘,也以此義、此句子、此味道提問,他們也以此義、此句子、此味道回答,正如世尊所說的。因此,當知道大師和弟子們在一切法門、義理、句子、味道上都是一致的。”


佛陀告訴阿難:“你知道那位上座是何等的比丘嗎?”


阿難回答佛陀說:“不知道,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那位上座是阿羅漢,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放下重擔,正知智慧、心善解脫,而那五百比丘也都是如此。”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阿難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六五)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睺羅前往見佛陀,向佛陀頂禮腳,退回一旁坐下,對佛陀說:“世尊!如何能夠知道,如何能夠看到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而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


佛陀告訴羅睺羅:“請認真聆聽,善加思考,我將為你解答。羅睺羅!比丘們應當如實知曉,在所有的地界中,無論過去、未來、現在,無論內部、外部,無論粗糙、微細,無論美好、醜惡,無論遠近,所有這一切都非我、不異於我、不與我相應。


“羅睺羅!比丘們如此正知正見,對於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羅睺羅!若比丘對於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那就被稱為斷除愛執、解脫一切執著,正知無間,達到最終苦的邊緣。”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羅睺羅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六六)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睺羅前往見佛陀,向佛陀頂禮腳,退回一旁坐下,對佛陀說:“世尊!如何能夠知道,如何能夠看到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而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


佛陀告訴羅睺羅:“有三種受——苦受、樂受、無苦無樂受。這三種受有何因、何聚集、何生起、何轉變?就是說,這三種受是因於觸覺、聚集於觸覺、生起於觸覺、轉變於觸覺;當某一觸覺消失時,相應的受也隨之消失、停止、清涼、無有。因此正知正見,對於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羅睺羅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六七)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睺羅前往見佛陀,向佛陀頂禮腳,退回一旁住下,對佛陀說:“世尊!如何能夠知道,如何能夠看到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而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


佛陀告訴羅睺羅:“有三種受——苦受、樂受、無苦無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於無苦無樂受作無常想。若那位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於無苦無樂受作無常、滅想者,稱為正見。”


然後,世尊即說偈言:


「觀樂作苦想, 苦受同劍刺,

於不苦不樂, 修無常滅想,

是則為比丘。 正見成就者,

寂滅安樂道, 住於最後邊,

永離諸煩惱, 摧伏眾魔軍。」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羅睺羅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六八)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睺羅前往見佛陀,向佛陀頂禮佛足,退回一旁坐下,對佛陀說:“世尊!如何能夠知道,如何能夠看到我這個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而沒有我、我所見、我自我的執著?”


佛陀告訴羅睺羅:“有三種受——苦受、樂受、無苦無樂受。觀於樂受,為了斷除對樂受的貪執,修習我所修的梵行;斷除對苦受的瞋恚執,修習我所修的梵行;斷除對無苦無樂受的愚昧執,修習我所修的梵行。


“羅睺羅!若比丘已經斷除對樂受的貪執,並且瞭解它,斷除對苦受的瞋恚執,並且瞭解它,斷除對無苦無樂受的愚昧執,並且瞭解它,那就被稱為比丘斷除愛慾的束縛,擺脫了各種執著,執著無間,達到了究竟的苦的邊界。”


然後,世尊即說偈言:


「樂受所受時, 則不知樂受,

貪使之所使, 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 則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見出要道。

無苦無樂受, 正覺之所說,

不善觀察者, 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 正知不動轉,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 現法盡諸漏,

明智者命終, 不墮於眾數。

眾數既已斷, 永處般涅槃。」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羅睺羅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六九)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大海的深峽,這個世間愚昧之人所謂的深峽,並非是賢聖法律所說的深峽。世俗所說的,只是大量水匯聚而已。若從身體產生各種受,被眾多苦所逼迫,或是煩惱,或是死亡,那就稱為大海極深峽處。愚昧無知的凡夫在身體產生各種受,被苦痛逼迫,或是煩惱,或是死亡,感到憂愁、悲傷、埋怨,啼哭呼喊,心亂發狂,長時間陷溺其中,沒有止息之處。多聽聞的聖弟子在身體產生各種受,被苦痛逼迫,或是煩惱,或是死亡,不產生憂愁、啼哭呼喊、心生狂亂,不陷入生死之中,得到了止息之處。”


然後,世尊即說偈言:


「身生諸苦受, 逼迫乃至死,

憂悲不息忍, 號呼發狂亂,

心自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永陷生死海, 莫知休息處。

能捨身諸受, 身所生苦惱,

切迫乃至死, 不起憂悲想。

不啼哭號呼, 能自忍眾苦,

心不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不陷沒生死, 永得安隱處。」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〇)


如是我聽聞:


曾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愚昧無知的凡夫和多聞的聖弟子都會經歷苦樂受和非苦非樂受。諸比丘啊!凡夫和聖人有何區別?”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太好了!世尊!請您廣泛解說,諸比丘聽了後,願意接受並實踐。”


佛陀告訴眾比丘:“愚昧無知的凡夫因身體接觸而產生各種受,被苦痛逼迫,甚至喪命,感到憂愁哭泣,抱怨呼號。”


佛陀告訴眾比丘:“仔細傾聽,善加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諸比丘啊!愚昧無知的凡夫因身體接觸而產生各種受,增加了苦痛,甚至喪命,憂愁抱怨,哭泣呼號,心生狂亂。在那時,增長了兩種受,即身體受和心靈受。


“就像一位戰士被兩支毒箭射中,極度痛苦,愚昧無知的凡夫也是如此。增長了兩種受,即身體受和心靈受,極度痛苦。原因何在?因為那愚昧無知的凡夫不了知故,對於五欲的享受接觸,對五欲的享受感到喜悅,受五欲的享受所使,為貪慾所驅使;因苦受的接觸,便產生憤怒和仇恨,因憤怒和仇恨的產生,為憤怒所驅使。對於這兩種受,無論是聚集、消滅、體驗、煩惱還是遠離,都不如實了知;因不如實了知,便產生了非苦非樂的受,為愚昧所驅使。對於享受的受,被束縛於其中,終不離開;苦受的受,被束縛於其中,終不離開;非苦非樂的受,被束縛於其中,終不離開。何以為束縛?就是為貪慾、憤怒和愚昧所束縛,為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和苦痛所束縛。


“多聞的聖弟子因身體接觸而產生苦受,遭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喪命,卻不起憂悲抱怨、哭泣呼號、心亂發狂。在那時,只產生一種受,即身體受,而不產生心靈受。


“就像一位戰士被一支毒箭射中,而不被第二支毒箭射中,在那時,只產生一種受,即身體受,而不產生心靈受。對於享受的接觸,不陷於慾望之中,不染於慾望的喜悅,對於那種歡樂的受,不被貪慾所驅使。對於苦的接觸受,不產生憤怒和仇恨,不被憤怒所驅使。對於這兩種受的驅使,無論是聚集、消滅、體驗、煩惱還是遠離,都如實了知。因為如實了知,不產生非苦非樂的受,不被愚昧所驅使。對於享受的受解脫不再受束縛,苦受和非苦非樂的受解脫不再受束縛。為什麼不再受束縛呢?因為不被貪慾、憤怒和愚昧所束縛,不被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和苦痛所束縛。”


然後,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舍,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如空中突然颳起狂風,從四個方向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毗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甚至風車帶動起風。身體中受的種種也是如此,各種受的出現——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比如虛空中,各種狂風起,

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車起,

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如旅舍中各種人居住,有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者,各種人都在其中居住。這個身體也是如此,種種受的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比如旅舍中,各種人居住止,

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如是各種,

這個身體也是如此。種種諸受產生,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有一位異比丘獨自一個安靜的地方冥思禪修,心裡想道:“世尊說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所有的受都是苦,這有何意義?”這位比丘思考完畢,禪修起來,前往見佛,合掌向佛敬禮後,站在一邊,向佛白說:“世尊!我在安靜的地方冥思時,心裡想道:‘世尊說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所有的受都是苦,這有何意義?’”


佛陀告訴比丘:“因為一切行為都是無常的,一切諸行都是變易的法,所以說所有的受都是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知諸行無常,  皆是變易法,

 故說受悉苦,  正覺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諸受已,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尊者阿難獨自一個安靜的地方冥思禪修,心裡想道:“世尊說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所有的受都是苦,這有何意義?”思考完畢,他禪修起來,前往見佛,合掌向佛敬禮後,退到一邊,向佛說:“世尊!我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冥思時,心裡想道:‘如世尊所說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所有的受都是苦,這有何意義?’”


佛陀告訴阿難:“因為一切行為都是無常的,一切諸行都是變易的法,所以說所有的受都是苦。此外,阿難!我也因為諸行逐漸寂滅而說,因為諸行逐漸停息而說,一切諸受都是苦。”


阿難向佛陀請教:“請問,世尊!因為諸受逐漸寂滅而說?”


佛陀告訴阿難:“初禪中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中正受時,覺察寂滅;第三禪中正受時,喜悅心寂滅;第四禪中正受時,呼吸的進出寂滅;空入處中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中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中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中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這被稱為逐漸諸行的寂滅。”


阿難又請教佛陀:“世尊!如何逐漸諸行停息?”


佛陀告訴阿難:“初禪中正受時,言語停息;第二禪中正受時,覺察停息;第三禪中正受時,喜悅心停息;第四禪中正受時,呼吸的進出停息;空入處中正受時,色想停息;識入處中正受時,空入處想停息;無所有入處中正受時,識入處想停息;非想非非想入處中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停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停息。這被稱為逐漸諸行的停息。”


阿難對佛陀說:“世尊!這就是逐漸諸行的停息。”


佛陀告訴阿難:“還有勝於停息、奇特的停息、上乘的停息、無上的停息。如此的停息,無任何其他的停息能超越它們。”


阿難向佛陀請教:“何謂勝於停息、奇特的停息、上乘的停息、無上的停息,其他的停息無法超越它們?”


佛陀告訴阿難:“對於貪慾心的不喜愛、解脫;對於憤怒、愚痴心的不喜愛、解脫,這被稱為勝於停息、奇特的停息、上乘的停息、無上的停息,其他的停息無法超越它們。”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尊者阿難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毗婆屍如來未成佛之時,獨自一個安靜的地方,冥思默想,進行如此觀察,觀察諸受。何謂受?何謂受的起因?何謂受的終止?何謂受的起因道路?何謂受的終止道路?何謂受的滋味?何謂受的痛苦?何謂受的離別?如此觀察,存在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接觸所聚集的是受的起因,接觸的終止是受的終止。若對受產生愛悅、讚歎、貪著、執著,稱之為受的起因道路。若對受不產生愛悅、讚歎、貪著、執著,稱之為受的終止道路。若受由因緣而生起快樂喜悅,稱之為受的滋味;若受因為無常變異的法則而帶來痛苦,稱之為受的痛苦。若對受斷除慾望的貪愛、超越慾望的貪愛,稱之為受的離別。”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如毗婆屍佛、如是式棄佛、毗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以及我釋迦文佛,在未成佛之時也進行思惟觀察諸受,同樣如此。


(四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有一位異比丘獨自一個安靜的地方,冥思默想。如此觀察諸受。何謂受?何謂受的起因?何謂受的終止?何謂受的起因道路?何謂受的終止道路?何謂受的滋味?何謂受的痛苦?何謂受的離別?


當那位比丘從禪定中覺悟過來後,前往見世尊,雙手合十向佛行禮,退到一邊,向佛陀白言:“世尊!我獨自一個安靜的地方,進行禪思,觀察諸受。何謂受?何謂受的起因?何謂受的終止?何謂受的起因道路?何謂受的終止道路?何謂受的滋味?何謂受的痛苦?何謂受的離別?”


佛陀告訴比丘:“存在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接觸所聚集的是受的起因,接觸的終止是受的終止。若對受產生愛悅、讚歎、沉迷、執著,稱之為受的起因道路。若對受不產生愛悅、讚歎、沉迷、執著,稱之為受的終止道路。若受因緣而生起快樂喜悅,稱之為受的滋味;若受因為無常變異的法則而帶來痛苦,稱之為受的痛苦。若對受斷除慾望的貪愛、超越慾望的貪愛,稱之為受的離別。”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感到歡喜並遵行其中。


(四七七)


如有比丘問經法,尊者阿難也問經法如此。


(四七八)


如是我聞:


從前,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候,世尊告訴諸比丘:“什麼是受?什麼是受的聚集?什麼是受的滅除?什麼是受的聚集之道?什麼是受的滅除之道?”


諸比丘對佛說:“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太好了!世尊!願您廣泛教導,我們聽後,會依教而行。”


佛告訴諸比丘:“仔細聆聽,好好思考,我將為你們解釋。”佛告訴比丘們:“受有三種——愉悅的受、痛苦的受、無悲無喜的受。由觸引起的是受的聚集,由觸消失的是受的滅除。若在受上有愛樂、讚歎、執著、堅持,那被稱為受的聚集之道;若在受上無愛樂、讚歎、執著、堅持,那被稱為受的滅除之道。當受因緣而產生歡喜時,被稱為受的性質;當受無常變化時,被稱為受的苦難;若能斷絕對受的貪欲,超越對受的貪欲,那被稱為受的離去。”


佛講述了這段經文,諸比丘聽了佛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依法行事。


(四七九)


如是我聞:


從前,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候,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我對於所有的受,無法真正了解受的聚集、受的滅除、受的聚集之道、受的滅除之道、受的性質、受的苦難、受的離去,那麼我在諸天、世間、魔界、梵界、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就無法獲得解脫、超越、擺脫一切迷惑,也無法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我對於受、受的聚集、受的滅除、受的聚集之道、受的滅除之道、受的性質、受的苦難、受的離去有真正的了解,所以在諸天、世間、魔界、梵界、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能夠解脫、超越、擺脫一切迷惑,並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講述了這段經文,諸比丘聽了佛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依法行事。


(四八〇)


如是我聞:


從前,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候,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所有的受,無法真正了解受的聚集、受的滅除、受的聚集之道、受的滅除之道、受的性質、受的苦難、受的離去,那麼他們就不是真正的沙門、不是真正的婆羅門,不同於真正的沙門、不同於真正的婆羅門,沒有真正的沙門身份,沒有真正的婆羅門身份。在現世中自我認識,自我見證:‘我已結束生命的進程,修行已經確立,所做之事已經完成,自我了解後不再有受取。’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所有的受如實了解受的聚集、受的滅除、受的聚集之道、受的滅除之道、受的性質、受的苦難、受的離去,那麼他們就是真正的沙門、真正的婆羅門,與真正的沙門、真正的婆羅門相同,具備真正的沙門身份,具備真正的婆羅門身份。在現世中自我認識,自我見證:‘我已結束生命的進程,修行已經確立,所做之事已經完成,自我了解後不再有受取。’


佛講述了這段經文,諸比丘聽了佛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依法行事。


無論是沙門還是非沙門,無論是真正的沙門還是非真正的沙門,都是如此。


(四八一)


如是我聞:


從前,在壹奢能伽羅國的壹奢能伽羅林中,佛住著。


那時候,世尊告訴諸比丘:“我想在這裡靜坐半個月。諸比丘!不要再外出遊行,只除了乞食和布薩的事情,就在這裡靜坐,不再外出遊行,只除了乞食和布薩的事情。”


然後,半個月過去了,世尊攤開坐具,坐在眾人面前,告訴諸比丘:“在我成佛初時所思考的一些禪法細節,直到現在半個月,我思考如下:‘眾生的生、受皆有因緣,並非無因緣。那麼因緣是什麼呢?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諸比丘!由於欲不滅、覺不滅、觸不滅,因此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欲滅、覺不滅、觸不滅,因此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欲滅、覺滅、觸不滅,因此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欲滅、覺滅、觸滅,因此眾生產生生、受。由於邪見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邪見不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邪智不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正見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正見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由於正智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如果他們欲得而未得、欲獲而未獲、欲證而未證的生命存在,那是由於那些因緣,眾生產生生、受;那是由於那些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那些不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那些滅的因緣,眾生產生生、受。


“如果沙門、婆羅門無法真正了解因果相續、因果相續的集合、因果相續的滅除、因果相續的集合之道跡、因果相續的滅除之道跡,那麼他們就不是真正的沙門、不是真正的婆羅門,不同於真正的沙門、不同於真正的婆羅門,沒有真正的沙門身份,沒有真正的婆羅門身份。在現世中自我認識,自我見證:‘我已結束生命的進程,修行已經確立,所做之事已經完成,自我了解後不再有受取。’


“如果沙門、婆羅門真正了解因果相續、因果相續的集合、因果相續的滅除、因果相續的集合之道跡、因果相續的滅除之道跡,那麼他們就應該知道他們是真正的沙門、真正的婆羅門,與真正的沙門、真正的婆羅門相同,具備真正的沙門身份,具備真正的婆羅門身份。在現世中自我認識,自我見證:‘我已結束生命的進程,修行已經確立,所做之事已經完成,自我了解後不再有受取。’


佛講述了這段經文,諸比丘聽了佛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依法行事。


(四八二)


如是我聞:


從前,有一次,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是夏季安居時節。


就在那個時候,給孤獨長者前來見佛,他虔誠地行禮,然後坐在一邊,佛為他講述法義,示教、照導、使他喜悅,說明各種法理。示教、照導、使他喜悅之後,佛從座位上起身,整理衣物,向佛鞠躬致敬,合掌對佛說:“唯願世尊和眾大眾接受我三個月的提供衣物、飲食,以及應病所需的湯藥。”


於是,世尊默默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給孤獨長者知道佛陀默默地接受了他的供養請求後,他從座位上站起來離開,回到自己的家中。過了三個月,他再次前來見佛,虔誠地行禮,然後退到一邊坐下。佛告訴給孤獨長者說:“善哉!長者!你已經供養了三個月的衣物、飲食和應病所需的湯藥。你以端莊淨化的方式修行上道,來世將獲得安樂的果報。然而,你現在不應該默默地樂著這份福德,你應該努力精進,時時學習離開喜樂,全身心地實踐。”


聽到佛陀的教導,給孤獨長者感到歡喜並隨喜,他從座位上起身離去。


此時,尊者舍利弗坐在眾人中間,知道給孤獨長者已經離開,向佛陀說:“世尊!真是奇妙啊!您對給孤獨長者講述法義,勸勉他說:『你已經供養了三個月的衣物、飲食,應慶祝您和大眾之間的福報。然而,你不應該默默地樂著這份福報,你應該時時刻刻學習離開喜悅,全身心地實踐。』世尊!如果聖徒們學習遠離喜悅,全身心地實踐,遠離五種境界,遵循五種境界修行,該如何遠離這五種境界呢?所謂遠離五種境界是指斷絕對欲所帶來的愉悅、斷絕對欲所帶來的煩惱、斷絕對欲所帶來的放棄、斷絕惡行所帶來的愉悅、斷絕惡行所帶來的煩惱。這就是所謂遠離五種境界。那麼該如何修滿這五種境界呢?所謂修滿五種境界是指隨喜、歡喜、寧息、樂、專心。”


佛陀回答舍利弗說:“是的,是的。如果聖徒們修行遠離喜悅,全身心地實踐,遠離五種境界,修滿五種境界。”


佛陀講完了這段經文,諸比丘們聽到佛陀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且遵從執行。


(四八三)


如是我聞:


從前,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次,佛陀居住在那裡。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有食念的人,有無食念的人,有無食無食念的人;有食樂的人,無食樂的人,有無食無食樂的人;有食捨的人,有無食捨的人,有無食無食捨的人;有食解脫的人,有無食解脫的人,有無食無食解脫的人。


“什麼是食念?指的是對五欲的因緣而生起念頭。什麼是無食念?指的是比丘離開欲望,離開邪惡不善的法,具有覺知和觀察,離開生起的喜悅,初禪的境界得以充滿住持,這就是無食念。什麼是無食無食念?指的是比丘具有覺知和觀察息,內心清淨而專注,沒有覺知和觀察的存在,深定中產生喜悅,第二禪的境界得以充滿住持,這就是無食無食念。


“什麼是有食樂?指的是因著五欲的因緣而生起快樂和喜悅,這就是有食樂。什麼是無食樂?指的是在息中具有覺知和觀察,內心清淨而專注,沒有覺知和觀察的存在,深定中產生喜悅,這就是無食樂。什麼是無食無食樂?指的是比丘離開喜愛的貪著,以正念和正知修持心志,住在聖言中所說的捨離之中,這就是無食無食樂。


“什麼是有食捨?指的是因著五欲的因緣而生起捨離,這就是有食捨。什麼是無食捨?指的是比丘離開喜愛的貪著,以正念和正知修持心志,住在聖言中所說的捨離之中,第三禪的境界得以充滿住持,這就是無食捨。什麼是無食無食捨?指的是比丘離開苦難,休息樂悅,憂喜已遠離,不受苦樂所纏繞,心中清淨,第四禪的境界得以充滿住持,這就是無食無食捨。


“什麼是有食解脫?指的是在有色界中修行。什麼是無食解脫?指的是在無色界中修行。什麼是無食無食解脫?指的是比丘不受貪欲的染污而解脫,不受嗔怒和愚癡心的染污而解脫,這就是無食無食解脫。”


佛陀講完了這段經文,諸比丘們聽到佛陀的教導,感到歡喜並且遵從執行。


(四八四)


如是我聞:


從前,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次,佛陀居住在那裡。


當時,尊者跋陀羅比丘和尊者阿難也住在祇樹給孤獨園。


然後,尊者阿難去拜訪尊者跋陀羅,互相問候和慰勞後,就一起坐下。這時,尊者阿難問尊者跋陀羅比丘說:“什麼叫做第一見?什麼叫做第一聞?什麼叫做第一樂?什麼叫做第一想?什麼叫做第一有?”


尊者跋陀羅回答尊者阿難說:“有一位名為梵天自在,他能隨意創造和變化,是世界的創造者。如果看見那位梵天,就叫做第一見。


“阿難啊!有眾生離開生起的喜悅,處處充滿潤澤,處處散發愉悅,身體充滿無處不滿。所謂離開生起的喜悅,他們從三昧中出來,大聲宣說,向眾人宣告:『極寂靜的境界是離開生起的喜悅,極樂的境界是離開生起的喜悅。』所有聽到這聲音的人,就叫做第一聞。


“此外,阿難啊!有眾生身體中充滿了離開喜悅的樂悅,處處充滿潤澤,處處散發愉悅,身體充滿無處不滿。所謂離開喜悅的樂悅,就叫做第一樂。


“什麼是第一想?阿難啊!有眾生使所有識心都進入無所有的境界,無所有的境界充滿住持,如果在那個時候產生了那個想,就叫做第一想。


“什麼是第一有?再者,阿難啊!有眾生使所有無所有的境界進入無想或非無想的境界,無想或非無想的境界充滿住持,如果在那個時候產生了那個有,就叫做第一有。”


尊者阿難對尊者跋陀羅比丘說:“很多人都這樣看,這樣說,你也是一樣,有什麼不同嗎?我只是以方便的方式問你,你應該認真聽取,我會為你解釋。從他們所觀察到的,依次消除了所有煩惱,這就叫做第一見。從他們所聽到的,依次消除了所有煩惱,這就叫做第一聞。從所產生的快樂,依次消除了所有煩惱,這就叫做第一樂。從他們所想到的,依次消除了所有煩惱,這就叫做第一想。從實際觀察,依次消除了所有煩惱,這就叫做第一有。”


此時,兩位尊者共同討論著,然後起身離開座位。


(四八五)


如是我聞:


從前,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中,佛陀居住著。


那時,瓶沙王前去見尊者優陀夷,他向優陀夷鞠躬致敬,然後退到一邊坐下。瓶沙王問優陀夷說:“尊者,關於受,您能告訴我什麼?”


優陀夷回答說:“大王啊!佛陀說有三種受——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


瓶沙王對優陀夷說:“不要這樣說:『佛陀說有三種受——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正確的應該是有兩種受——樂受和苦受。如果沒有苦也沒有樂的受,那就是寂滅。”就這樣,他們兩人都無法確立受的數量,於是一起去見佛陀,向佛陀鞠躬致敬,然後退到一邊。


那時,優陀夷根據之前所說的,向佛陀詳細陳述說:“我也無法確定有三種受,王也無法確定有兩種受,所以我們一起來問佛陀這種意義的問題,到底有多少種受?”


佛陀告訴優陀夷:“我有時說有一種受,有時說有兩種受,有時說有三種、四種、五種、六種、十八種、三十六種,甚至有一百零八種受,有時也說有無量種受。


“那麼,什麼是我所說的一種受?當我說所有的受都是苦,那就是我所說的一種受。什麼是我所說的兩種受?說的是身受和心受,這就是兩種受。什麼是三種受?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什麼是四種受?指的是欲界的受、色界的受、無色界的受,以及非繫縛的受。什麼是五種受?指的是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這就是五種受。什麼是六種受?指的是眼觸引起的受、耳觸引起的受、鼻觸引起的受、舌觸引起的受、身觸引起的受、意觸引起的受。什麼是十八種受?指的是隨著六種愉悅行為而生起的受、隨著六種痛苦行為而生起的受,以及隨著六種捨棄行為而生起的受,這就是十八種受。什麼是三十六種受?是指依照六種貪著愉悅、六種離開貪著愉悅、六種貪著痛苦、六種離開貪著痛苦、六種貪著捨棄、六種離開貪著捨棄而生起的受,這就是三十六種受。什麼是一百零八種受?是指三十六種受,包括過去的三十六種受、未來的三十六種受和現在的三十六種受,這就是一百零八種受。什麼是無量受?當說到這種受和那種受等等,就像無數地說下去,這就是所謂的無量受。


“優陀夷啊!我如實地說出各種受的義理,但世人無法理解,所以產生了爭論和相互反駁,最終無法理解我所教授的法義和戒律的真實意義以達到止息。優陀夷啊!如果有人能如實地理解我所說的各種受的義理,不產生爭論和相互反駁,無論是已經產生或者尚未產生爭論,都能夠以法和戒令它停止。


“然而,優陀夷啊!有兩種受,即欲受和離欲受。什麼是欲受?指的是由於五欲的功德因緣而產生的受。什麼是離欲受?指的是比丘離開欲望和邪惡行為,具備覺知和觀察,離開生起的喜樂,達到初禪的境界,這就是離欲受。


“如果有人宣稱依照這初禪生活的眾生只追求快樂而不追求其他,那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還有勝過這種快樂的存在。什麼是勝過它的呢?指的是比丘離開覺知和觀察,內心清淨,培養出喜悅的定力,達到第二禪的境界,這就是勝過它的快樂。同樣地,一直到非有想非無想境界,逐步轉變的境界更為勝過。


“如果有人宣稱:『只有這個境界,直到非有想非無想的極樂境界,才是無比的快樂。』也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還有勝過它的快樂存在。什麼是勝過它的呢?指的是比丘超越一切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終止感受,身心都具備定力,達到遠離欲望的境界,這就是勝過前述境界的快樂。


“如果有異學出家者宣稱:『沙門釋種子只宣稱達到感受的終止,稱為至高無上的快樂。』這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呢?應該說:『這不是佛陀所教授關於受樂的數量,佛陀所教授關於受樂的數量是這樣說的。』


“優陀夷啊!有四種樂。它們是什麼呢?指的是遠離欲望的快樂、遠離世俗的快樂、寂滅的快樂和覺悟的快樂。”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尊者優陀夷和瓶沙王聽到佛陀所講的話,感到歡喜和敬佩。他們明白受的義理是多元且深奧的,而佛陀以他深厚的智慧揭示了這一真理。他們對佛陀的教導表示感謝,並以敬意和信心對待佛陀的教法。


以上就是根據《長阿含經》中的一段故事所整理的佛陀對於受的教導。這個故事強調了受的多樣性,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受的類別和性質。藉此,佛陀希望人們能深入理解受的本質,超越執著和迷惑,達到真正的解脫和快樂。


(四八六)


如此我聽說: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如果在一法上產生正確的厭離、不樂、背棄,能消除一切煩惱,這稱為一切眾生都是依食物而生存。再者,還有兩種法,名為名和色。還有三種法,稱為三種受。還有四種法,稱為四種食物。還有五種法,稱為五種受的陰性。還有六種法,稱為六種內外入處。還有七種法,稱為七種識的停留。還有八種法,稱為世間八種法。還有九種法,稱為九種眾生的居住。還有十種法,稱為十種業跡。對於這十種法,如果能產生厭離、不樂、背棄,能消除一切煩惱。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感到歡喜並且開始實踐。


(四八七)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如果在一法中,產生真正的厭離、不樂、背棄,徹底體驗苦的邊緣,解脫於苦中,這就是一切眾生都是依靠食物而存活的道理。再者,還有兩種法,稱為名與色。還有三種法,稱為三種受。還有四種法,稱為四種食物。還有五種法,稱為五種受的陰性。還有六種法,稱為六種內外入處。還有七種法,稱為七種識的停留。還有八種法,稱為世間八種法。還有九種法,稱為九種眾生的居所。還有十種法,稱為十種業跡。對於這十種法,如果能產生真正的厭離、不樂、背棄,徹底體驗苦的邊緣,解脫於苦中。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感到歡喜並開始實踐。


(四八八)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如果在一法中,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能夠徹底體驗諸漏的終結,這就是一切眾生都是依靠食物而存活的道理。再者,還有兩種法,稱為名與色。還有三種法,稱為三種受。還有四種法,稱為四種食物。還有五種法,稱為五種受的陰性。還有六種法,稱為六種內外入處。還有七種法,稱為七種識的停留。還有八種法,稱為世間八種法。還有九種法,稱為九種眾生的居所。還有十種法,稱為十種業跡。對於這十種法,如果正確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能夠徹底體驗諸漏的終結。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感到歡喜並開始實踐。


(四八九)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如果在一法中,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徹底體驗苦的邊緣,從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一切眾生依靠食物而存活的道理。再者,還有兩種法,稱為名與色。還有三種法,稱為三種受。還有四種法,稱為四種食物。還有五種法,稱為五種受的陰性。還有六種法,稱為六種內外入處。還有七種法,稱為七種識的停留。還有八種法,稱為世間八種法。還有九種法,稱為九種眾生的居所。還有十種法,稱為十種業跡。對於這十種業跡,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徹底體驗苦的邊緣,從苦中解脫出來。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感到歡喜並開始實踐。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雜因誦第三品之四


(四〇七)


如此我聽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有許多比丘聚集在食堂,心中思考世間的事情。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三六五)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所謂見法般涅槃是什麼?諸比丘啊!你們知道如來所說的見法般涅槃是什麼嗎?」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三四三)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而尊者浮彌比丘則住在耆闍崛山。有一天,眾多外道出家前往拜訪尊者浮彌,彼此問候後,就坐在一旁。然後他們問尊者浮彌說:「我們想問你一些問題,你是否有時間回答呢?」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三〇四)


某一時刻,佛陀住在拘留搜調牛聚落。他告訴比丘們,現在要為他們講解法義,這個法義是善的、有意義的,是純粹、完美、清淨的梵行。他要談論六個六法,包括六個內在入口、六個外在入口、六個知覺身體、六種身體觸感、六種身體感受、六種身體執著。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二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


(二七三)


一天,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此時,有一位特別的比丘,靜靜地思索著:「我是誰?我該做什麼?我是什麼樣的存在?我該住在哪裡?」在達到禪定和覺悟之後,他前往見佛,向佛敬禮後退到一旁,對佛陀說:「尊者!我在獨自靜思時,有這樣的思考:『我是誰?我該做什麼?什麼是我?我應該停留在哪裡?』」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


雜阿含經卷第十


(二五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摩訶拘紡羅在耆闍崛山上。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九


雜阿含經卷第九


(二三〇)


如是我聞:


某一時刻,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有一位名叫三彌離提的比丘前來見佛,向佛頂禮佛足,然後退到一旁坐下,向佛問道:"世間是指什麼?"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八


雜阿含經卷第八


(一八八)


如此我聽到: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七


雜阿含經卷第七


(一三九)


有一天,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此時,佛陀問比丘們:「所有事物的起因是什麼,它們從何而來、繫著什麼、著迷於什麼?當我們看到它們時,是什麼讓我們產生憂愁、悲傷、煩惱和苦難,或者是已經產生這些情緒,使它們更加強烈?」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六


雜阿含經卷第六


(一一一)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訶衍山上。


有位侍者比丘名叫羅陀,在下午禪定後前往見佛,向佛陀行禮後坐在一旁,問佛陀:「世尊,您說有流是什麼?有流滅又是什麼?」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五


雜阿含經卷第五


(一〇三)


從前有一個時候,在彌國的瞿師羅園,有很多上座比丘居住。


有一位差摩比丘住在彌國的跋陀梨園,他身體患上了嚴重的疾病。


陀娑比丘前來看望這位生病的比丘。他前往拜訪眾多的上座比丘,謙卑地向他們鞠躬,然後在一邊站著。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四


雜阿含經卷第四


(八八)


如是我聞: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三


雜阿含經卷第三


(五九)


我聞如是:


從前,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二


雜阿含經卷第二


(三三)


如此我聽說: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一


雜阿含經卷第一


(一)


「這樣我聽說: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白話 佛說普法義經


佛說普法義經


聽說如下:


從前,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佛陀與賢者舍利弗一同在那裡。舍利弗請求比丘們聆聽法教,將心思放在上頭、中央和要點上,善巧地分辨、清除疑惑,聆聽賢者的教導,這被稱為具備法行,當心地專注於善的真理。比丘們應該按照賢者的話去聽從舍利弗的教誨。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白話 廣義法門經


廣義法門經


從前,在舍衛國的祇陀樹林給孤獨園裡,淨命舍利弗與一大群比丘們居住在一起。當時,淨命舍利弗說道:“諸比丘!”比丘們回答:“大德舍利弗!”舍利弗說:“長老們!我現在為長老們講法,從始善、中間善、最後善,義善語善,純一無雜,完全清淨。現在我要向你們展示廣義法門,即廣泛的法門。所以,你們現在要專心傾聽,全心恭敬,善加思念。這廣義法門——長老們!——有十二種,離開困難、順應時機,能夠產生方便,用以證得聖法。這十二種是什麼呢?一是自己取勝,二是從他人那裡取勝,三是生於人道,四是生於聖地,五是獲得利根之性,六是獲得正見,七是善行善業,八是善待他人的信心,九是遇到佛陀出現,十是佛陀正轉法輪,十一是正法尚未消滅,十二是依循佛教,在正法中修行如實。長老們!這十二種離開困難、順應時機,能夠產生方便,用以證得聖法。長老們!如果有比丘想為他人講述正法,與法和義相應,應該如何言說?應該恭敬,按次序相互補充、相互應合,生起他人的喜悅和欲樂,滿足正勤,不傷害他人的煩惱,所說的應當如實、相應、無雜,隨順地聽眾,應該這樣說。要有慈悲心,有利益心,有隨喜的心,不執著於利益供養,恭敬讚歎,若在講法時陰沉的時候,不可自誇自高,也不可詆毀他人。

白話 佛說治意經


佛說治意經


佛陀說:“當你安住般若智慧之中,具備正確的行為,慾望按照次第學習,就如同在天下得到明亮,如陰解月出,無論是站立、行走、坐臥,都應如此。比丘們要安住般若智慧之中,這樣前後會有所益處;前後有所益處,就能使惡意不再出現;已經止住了意念,也要守護六種衰退。要常常守護,不中斷,這樣就會明了無為之身。如果一切意念都常常守護身體,既不渴望有,也不渴望無,也不懷疑有,也不懷疑無,按照次第行在所懷疑的地方,就能早日超越生死;如果被恐懼的意念所驚動,要明了定喜淨觀法,時時觀察,就能超越老病。如此能夠治癒病痛的恐懼,精進的修道者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意念,生老病死的束縛能夠斷除,今生能夠消除苦難,已經覺悟並警覺,不再沉睡而是清醒,覺醒勝過睡眠,警覺沒有恐懼。已經精進而不再昏睡,日夜都在學習,已經求得甘露,就能消除苦難。一個人若能利用這個方法回歸佛陀,就要時刻意唸佛陀,已經覺悟並使他人覺悟,佛陀的弟子應常如此。如果在深夜時常唸誦佛法,聚會僧眾也是如此,持戒也是如此,佈施也是如此,守護身體也是如此,修習禪定也是如此,不侵害他人也是如此,修定心也是如此,明了空性也是如此,已經覺悟能夠使他人覺悟,佛陀的弟子應常如此,不陷入思想中。”

白話 佛說蟻喻經


佛說蟻喻經


當時,世尊放出廣大光明,照耀四方,對苾芻眾說道:“諸位應當知道,在某個時候有一群螞蟻聚集,夜間冒煙,白天火焰熊熊。有一個婆羅門見到這樣的情景,就說:‘如果有人手持快利的刀,必能破散它們的聚集。’他這樣說完後,又看見一隻大龜。那婆羅門也說:‘如果有人手持快利的刀,必能破壞它。’接著又看到各種水母蟲、水蛭蟲、阿西蘇那蟲,還有一條大蛇、一隻挼陀鉢他蟲、[昝-人+幾]哥嚩吒蟲。婆羅門看到這些昆蟲後,都如同之前所說。最後看到一條大龍。婆羅門說:‘我所見的這一切事情,到底如何?只有佛世尊才能完全知曉。’立即去找苾芻,將所見的事情具體陳述,又說:‘苾芻啊!你向佛詢問這個問題,使我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因為我從未見過在天、人間的沙門、婆羅門中,有人能夠用這種意義來問佛,所以不能使我的疑心得到解答。’

白話 佛說箭喻經


佛說箭喻經


曾有一段時間,婆伽婆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尊者摩羅鳩摩羅獨自靜坐,心中有這樣的想法:"世尊放棄了邪見、除去了邪見,不承認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命與身是一體、命與身不同,有命終與無命終,有此與無此,無有命終。我無法忍受、我不接受、我不樂見。如果世尊一直承認世間有常,我願意遵從梵行;但如果世尊不一直承認世間有常,我將離開。對於世間、世間有邊、世間無有邊,命與身是一體、命與身不同,有命終與無命終,有此與無此,無有命終,如果世尊一直承認我所說的真實,而其他人愚昧,我願意遵從梵行;但如果世尊不一直承認我所說的真實,而其他人愚昧,我問完後將離開。"於是,尊者摩羅鳩摩羅從下午起,到達世尊所在之處,向世尊的腳致敬,然後坐在一旁。尊者摩羅鳩摩羅坐下後,向世尊說道:"尊者!我在靜處時,心中有這樣的想法:『世尊放棄了邪見、除去了邪見,不承認世間有常乃至無有命終。我不願接受,我無法忍受、無法樂見。如果世尊一直承認世間有常,世尊應該記著;如果世尊不一直承認世間有常,只需直接告訴我不知道即可。對於世間無常乃至無有命終,如果世尊一直承認我所說的真實,而其他人愚昧,世尊應該記著;如果世尊不知道我所說的真實,而其他人愚昧,只需直接告訴我不知道即可。』"

白話 佛說邪見經


佛說邪見經


在羅閱祇城的迦蘭陀竹園中,尊者阿難居住。世尊般涅槃不久後,有一個名叫邪命的異邪之人,他是尊者阿難的朋友,吃完飯後他彷徉著前行,來到尊者阿難所在的地方,向他致意。致意結束後,邪命坐在一旁。邪命坐下後,對尊者阿難說道:"我有一些問題,請聽我提問。"


"請提問吧,賢者!"尊者阿難聽後明白了他的意思。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白話 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聽說如下:


曾經有一次,許多尊貴的比丘們在波羅梨弗都盧城的雞園中。世尊釋迦牟尼佛剛剛涅槃,當時有十位居士和八個城市的人,他們中有很多財物,前往波羅梨弗都盧城進行買賣生意。這十位居士和八城的人帶著錢財充分地購買了一切,購買完畢後非常高興,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感到非常快樂和滿足。他們離開波羅梨弗都盧城,來到雞園,並向所有尊貴的比丘們表示敬意,然後找了個地方坐下。那些十位居士和八城的人一起坐在一邊,此時尊貴的比丘們正在教授和勸誡他們,使用各種無限的方便方法,以引導他們進入法門,教導他們,直到他們默默地停止疑惑。於是那十位居士和八城的人聽了尊貴的比丘所教授的法門,一直到他們快樂地默默地停止疑惑,他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於是他們對尊貴的比丘們說:“尊貴的大德們!阿難尊者現在在哪裡?我們想見他。”

白話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曾經,世尊佛陀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中。那時,有一個異婆羅門,他有一個兒子去世後,情不自禁地深深懷念他,無法離開。他的兒子去世後,他不再吃飯,不再喝水,不穿衣服,不塗香,只是到墳墓處哭泣,哭泣時回憶著他抱著兒子的情景。於是,這位婆羅門漫步而來,來到世尊那裡,與世尊面對面相互慰問。在相互慰問之後,這位婆羅門就坐在一邊。世尊對他說:“為什麼呢?婆羅門,你的六根不常定嗎?”

白話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曾經,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裡,有一個名叫鞞摩肅的異學者,吃過飯後行走著,徘徊而來到佛陀那裡。他一見佛陀,便稱讚道:“唯有瞿曇!你的形色極為無上妙妍。”


佛陀問道:“這位迦旃延!什麼是色的妙妍?”

白話 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曾經,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裡,佛陀告訴諸比丘:“我現在要講解聖八關齋。請傾聽,認真思考,我將開始說了。”他們回答:“如是,世尊!”於是,那些比丘接受佛陀的教誨。

白話 優陂夷墮舍迦經


優陂夷墮舍迦經


曾有一時,佛陀在舍衛國的一個地方停留。他從城東出發,來到一個名叫蕪耶樓的女人子女家中的殿上坐著。人們稱她為蕪耶樓母。有一位名叫墮舍迦的女人持守佛陀的教戒。每逢農曆十五日的早晨,她和七位兒媳一起起床洗澡,並且都穿上漂亮的衣服。日頭還未過中天,她們就吃飯了。飯後洗手完畢,她帶著七位兒媳來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行禮。佛陀說:“請坐下。”她們都就座了。佛陀問墮舍迦:“今天你們為何洗澡穿著漂亮的衣服,還帶著七位兒媳一同來到我這裡?”墮舍迦回答說:“今天是農曆十五日,我正在齋戒。我聽說每個月應該齋戒六次,我和兒媳們一同齋戒,不敢懈怠。”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白話 佛說齋經


佛說齋經


聽如此:


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家的殿堂中。丞相的母親名維耶,早起沐浴並穿上彩色衣服,與她的兒女婦婦們一起出來,向佛鞠躬禮拜,然後坐下。佛問維耶:「為何這麼早就沐浴了?」她回答說:「我想和其他婦女們一起受持齋戒。」佛說:「齋戒有三種,你喜歡哪一種齋戒呢?」維耶跪下說:「我願意聽聞何謂三齋。」

白話 佛說泥犁經


佛說泥犁經


聆聽如下:


曾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告訴諸比丘們:“凡是有人存在三種情況,愚昧無知而不受人平等對待。哪三種情況呢?就是愚昧的人所思念的惡,所說的惡,所行的惡。在今世,即會承受其禍害,遭受身體的痛苦、思維的痛苦和憂慮的痛苦。哪種是憂慮的痛苦?愚昧的人與智者為伴,智者說道愚昧之人行惡死後將墮入泥犁。愚昧的人心中想著智者所說的話:“現在我行惡,死後將墮入泥犁。”這就是憂慮的痛苦。哪種是思維的痛苦?愚昧的人見到財物偷竊,殘酷地使用工具捆綁、切斷手腳,用竹篦子鞭打並喂虎,或將其放在麥秸中用火焚燒,或用刀劍逐寸割傷,或放在地上讓大象踩踏,或放在鍋上或甑中烹煮,或取下四肢生吊死。愚昧的人自我思念:“壞人所作無禮,甚至讓官府如此處置。假使官府知道我所作惡行,也會對我採取如此行動。”這就是思維的痛苦。哪種是身體的痛苦?愚昧的人日夜無法得到安寧,心中常想著惡事,口中常說惡言,身體常行惡。當惡行之後染上疾病時,就會自己看見自己被泥犁燒烤,看見人被煮沸。所做的惡行逐漸糾纏著自己,就像太陽在正午後影子逐漸變短一樣。當人進入泥犁中時,惡人即自我思念:“我在世間活著,樂於殺生、樂於偷竊、樂於侵犯他人妻女、樂於欺騙、樂於挑撥離間、樂於惡口、樂於妄言、樂於嫉妒、樂於貪婪。不相信有佛陀,不相信有經典,不相信自己所行的因果有禍福報應,不相信有來世的生命。這讓我死後將墮入泥犁。”這就是身體的痛苦。”

白話 佛說息諍因緣經


佛說息諍因緣經


我聽說過:


曾經,世尊在舍摩迦子聚落中的夏季安居時,眾比丘也分散在離佛不遠的地方各自安居。這時,有一個沙門名叫尊那,在惹盧迦林中的夏季安居。有一個外道尼乾陀惹提子,是極惡之人,突然去世了。這個尼乾陀有一個兒子,他想與沙門爭論斗辯,並說了如下的話:“我的法律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是你所知道的;你的法律只有你自己知道,也不是我知道的。我所持有的法律都是按照真理,而你所持有的法律完全是非理;合乎法律的是我,不合乎法律的是你。你所說的話,前言即使是後言也是不對的,後言即使是前言也是不對的,你所說的一切語言都沒有意義和利益,雖然廣泛地說卻不能解脫,也不能瞭解最上實義。你所說的與我法律不同,又怎能讓我產生解脫的心?”這個尼乾陀子故意說這些話來破壞事情,想要引起爭論以削弱對方的力量,以痛苦和破壞安樂法的因緣。因為這樣的因緣,他想在清白的沙門法中產生惡業,並挑起各種爭論和破壞,培養我慢心態並自詡勝過他人,然後說:“沙門所說的一切都不是法律,沒有正確的瞭解,不能脫離,無法趨向菩提道,你們的師父不是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白話 佛說分別布施經


佛說分別布施經


我在迦毗羅城的尼拘陀樹園裡,與一群比丘在一起。這時有一位名叫摩訶波闍波提的比丘尼,帶著一件新做的絹衣前來見佛。她向佛頂禮足退到一旁,然後對佛說:“尊者!這件新絹衣是我親手做的,奉獻給尊者,請您收下,使我在長夜中獲得巨大的利樂。”


佛告訴摩訶波闍波提:“你可以拿著這件絹衣施捨給大眾,所獲得的勝利對我來說並無差異。”

白話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聽著:


某個時候,佛陀在拘類法治處。當時,佛告訴著眾比丘說:「在當下的世間中,有這樣的現象:人們對於淫慾、慾望、愛、享樂、喜悅感到愛戀,卻不愛護和唸唸不忘破壞法,反而愛護和唸唸不忘增進法;對於這些淫慾、慾望、愛、享樂、喜悅的現象,他們會導致不善的法增加,愛護善法卻減少。我的法非常深奧,難以見到、難以覺察、難以瞭解、難以認識。如此,我的法非常深奧,難以見到、難以覺察、難以瞭解、難以認識,卻令當下不愛善法減少,愛善法增加,與這四個現象相關聯,在世間有這樣的情況存在。那麼,這四個現像是什麼呢?有與法相關聯的情況,現在感到樂,後來受到苦的報應;有與法相關聯的情況,現在感到苦,後來受到樂的報應;有與法相關聯的情況,現在感到苦,後來受到苦的報應;有與法相關聯的情況,現在感到樂,後來受到樂的報應。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白話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聽說如下:


有一天,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婆伽婆(舍衛城的園丁)正在那裡。此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坐在房間裡,心裡想著:「為什麼人們在世間受著痛苦?為什麼一生下來就隨著生命而有所依附?」於是,從下午起,那位比丘站起來,前往見尊者釋迦牟尼佛。到達後,他向佛陀行禮,然後坐在一邊。坐定後,那位比丘向佛陀說:「尊者,我今天獨自坐在房間裡,心中浮現這樣的思想:『為什麼人們在世間受著痛苦?為什麼一生下來就隨著生命而有所依附?』」

追求幸福與維持人際關係


追求幸福與維持人際關係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證明自己很成功而忽略了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例如追求幸福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這些事情才是我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部分。本文將探討如何追求幸福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讓我們來談談如何追求幸福。在台灣社會中,許多人認為只有通過學業和職業成就才能獲得幸福。然而,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幸福是一個多維的概念,它包括身體健康、情感健康、社交支援和自我們的實現感等多個方面。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追求真正的幸福,就需要關注這些方面。

不要把一輩子都花在『試圖證明自己很聰明』


不要把一輩子都花在『試圖證明自己很聰明』


在人生中,有許多人會試圖證明自己很聰明,不論是在學術、職場、或是人際關係上。他們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和嘗試,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成就。然而,這樣的追求,是否真的值得呢?

大多數的成功都與競爭無關


大多數的成功都與競爭無關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似乎是無處不在。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在各個方面與他人競爭。然而,有些人認為,大多數的成功都與競爭無關。這種觀點在台灣的文化中尤其重要,因為台灣社會傳統上強調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本文將從台灣的角度出發,探討成功與競爭之間的關係。

有贏家,不一定就會有輸家


有贏家,不一定就會有輸家


「有贏家,不一定就會有輸家」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聽到,而且也很有道理。在台灣,這種觀念也深植人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台灣的角度來探討這句話的含義以及它對我們的生活和職場的影響。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建立個人品牌


建立個人品牌


在現今的社會中,建立個人品牌已成為一個必要的工作生存法則。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交媒體的普及,個人品牌已經不再只是名人或企業需要關注的事情,而是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台灣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建立個人品牌,以及為什麼推銷自己已成為一個必要的技能。

白話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再說哪些業,能夠使特伽羅在身心都不快樂且不修行福業?這種有情,在過去世傷害眾生使他們感到恐懼,且沒有信心發起善願,因此這種特伽羅命終後在人間身心不安,且愚昧無知而不修行佈施。


「為什麼特伽羅在人間的壽命有些短暫,有些長久?這種特伽羅,過去修行的因緣,導致前世善業較少而惡業較多,因此在人間的壽命短促,而後世可能投生在地獄、畜生或阿修羅等地的壽命則相對較長。

白話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我聽聞如下:


從前,世尊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在吃飯時穿著衣服,拿著缽,按次序進入舍衛城行乞食。他來到了兜儞野子輸迦長者的家門前站立。那時,輸迦長者家裡有一隻狗,名叫商佉,經常在門前。於是,長者常常用銅器盛著美味的飯菜,與商佉一起吃。狗見到世尊生氣並吠叫。那時,世尊對商佉說:“你還未覺悟,見到我就吠叫。”說完這句話,商佉的心轉為惡意,產生了憤怒之心,立刻離開原地,前往檀香坐下。

開出高效會議


開出高效會議


在台灣的企業文化中,會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無論是在決策制定、問題解決、進度報告、團隊建設、還是其他方面,會議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許多人會抱怨會議浪費時間,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需要學習如何開出高效會議。

有錢人也喜歡使用行動零錢包


有錢人也喜歡使用行動零錢包


在台灣,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金流方式的多元化,行動零錢包逐漸成為常見的支付方式,不僅方便快速,也減少了攜帶現金的風險。然而,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使用行動行動零錢包的人通常是年輕人或是生活比較不富裕的人,而有錢人似乎更願意使用信用卡或其他高端支付方式。


但是,這種印象並不完全正確。事實上,許多有錢人也喜歡使用行動零錢包,而且他們使用行動行動零錢包的原因也不僅僅是為了方便。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有錢人都用行動行動零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