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白話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三三〇)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中。在那時,有四十名波利蛇迦比丘,都是阿練若,穿著糞掃衣,完全依止乞食,都在學地,未離欲法,一同前來到佛處,頂禮佛的腳,然後在一旁坐下。


佛在心中想著:「這些比丘都是阿練若,穿著糞掃衣,完全依止乞食,都是學人,但還未斷結,我應該為他們說法,讓他們不再起坐,心得解脫,消除所有的結縛。」


佛告說:「比丘們應該知道,生死的苦難遠遠無邊,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愛結所綑綁,生死之路遠長無窮,過去受過的苦難無法計量,就像恆河流入大海一樣。我現在問你們:在生死之中,你們流失多少血液?是否比恆河還多?」


比丘們回答說:「世尊!根據我們對佛所說的義理,我們在生死之中,所流失的血液,比恆河四大海的水還要多。」


佛又問:「色是永恆的嗎?還是無常的?」


比丘們回答:「世尊!色是無常的。」


佛再問:「如果色是無常的,那它是苦的,還是不苦的?」


比丘們回答:「因為無常,所以是苦的。」


佛告訴比丘們:「如果因無常而苦是敗壞的法,那麼在這個法中,聰明的弟子計算不出有我或我所。」


比丘們回答:「是的,世尊!我們在這個法中計算不出有我或我所。」


佛繼續說:「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都是苦的。在這樣的見解下,你們便稱為多聞的比丘。你們憎惡色,也憎惡受、想、行、識,因而擺脫慾望。擺脫慾望之後,便解脫了。而解脫後,便有瞭解脫的見解。如果在這樣的見解下,你們知道了我生命的盡處,已經建立了梵行,已經完成了一切所作,再也不受有。」


佛說這些話時,四十波利蛇迦比丘都不再受有後果,他們的心得到解脫。


當時其他的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一)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當時,佛告誡諸比丘:「你們應該知道,生死之道漫長無盡,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被愛結所纏縛,不斷在生死之間轉生,過去的苦難無法計量,就像恆河的水流入大海一樣。」然後佛問比丘們:「在過去和現在的生命中,你們曾經因為哭泣而流淚,流的淚水是否比恆河還多?」


比丘們回答:「世尊!我們根據佛所說的義理,過去和現在的生命中,所流的淚水比恆河四大海的水還要多。」


佛告訴比丘們:「善哉!善哉!你們說得對,所流的淚水真的比恆河四大海的水還要多。你們在過去的生命中,曾經經歷過父母棄背,親人的離散,受到虐待,失去財物、牲畜、家產,遭受種種傷害,甚至被束縛,受過無數的痛苦,流的淚水不可勝數,就像瀑布流下,淹沒了所有的草木,聚成泡沫堵塞了道路。愛結使人聚集像泡沫,擋住賢聖的道路,而受血的身體承受著無數的苦難,如在為恆河流注四大海。」


佛繼續問比丘們:「色是永恆的嗎?還是無常的?」


比丘們回答:「世尊!色是無常的。」


佛再問:「如果色是無常的,那它是苦的,還是不苦的?」


比丘們回答:「色因為無常而苦。」


佛告訴比丘們:「如果色因無常而苦,那麼它是破壞的法,那麼在這個法中,賢聖的弟子能計算出有我或我所嗎?」


比丘們回答:「不會,世尊!」


佛再問:「受、想、行、識是永恆的嗎?還是無常的?」


比丘們回答:「都是無常的。」


佛再問:「如果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那它們是苦的,還是不苦的?」


比丘們回答:「因為無常,所以它們都是苦的。」


佛又問:「如果因無常而苦,那麼它們是破壞的法,那麼在這個法中,賢聖的弟子能計算出有我或我所嗎?」


比丘們回答:「不會,世尊!」


佛告訴比丘們:「善哉!善哉!色因為無常而苦,因為無常,所以它沒有我,如果沒有我,那麼也就沒有我所。這就是真實的正見和觀察,受、想、行、識也是如此。因此比丘們,如果認識到色、受、想、行、識都是無我,那麼你們就是多聞的比丘。在認識到色的解脫之後,也就能解脫受、想、行、識。因為擺脫了愁苦,就可以得到解脫的知見。當你們得到解脫的知見時,你們就知道我生命的盡處,我梵行已經建立,所作的已經完成,再也不受有。」


佛說完這些話後,四十波利蛇迦比丘都不再受有後果,他們的心得到解脫。


其他的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二)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無盡的,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被愛結所纏縛,不斷在生死之間轉生,過去的苦難無法計量,就像恆河的水流入四大海一樣。」然後佛問比丘們:「在過去久遠的生命中,你們曾經因為吸取母乳而飲的次數,比恆河的水和四大海的水還要多嗎?」


比丘們回答:「世尊!根據我們對佛所說的義理,過去久遠的生命中,我們吸取母乳的次數比恆河和四大海的水還要多。」


佛告訴比丘們:「善哉!善哉!你們說得對,吸取母乳的次數真的比恆河和四大海的水還要多。你們在過去的生命中,曾經受過各種形式的生命,包括象、馬、駝、驢、牛、羊、鹿等,所吸取的母乳不可勝數。就像瀑布流下,把所有的草木都漂走,聚整合泡沫,阻塞了道路。愛結使人聚集像泡沫,妨礙了賢聖的道路。其他的情況也都如前所說。」


(三三三)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無盡的,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被愛所纏縛,不斷在生死之間轉生,過去的苦難無法計量。假設有人,把天下大地的草木都斬截下來,全部當作籌碼,盡數用掉,欲算過去無量世界生命的母親,也無法盡知其邊際。再假設將地上的草木全部斬成四指長的籌碼,欲算過去所有生命的父親,終究也無法知道其邊際。」然後佛告誡比丘們:「生死之道是漫長無盡的,邊界無法測知。你們當修行如此,斷絕生死,斷絕所有,不再受有。」


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四)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無盡的,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被愛所纏縛,不斷在生死之間轉生,過去億劫無數的苦難,無有能得知者。」然後佛告誡比丘們:「假設有人,把世界上的大地土壤,猶如豆粒一樣小,以這些豆粒來計算過去所受生母的數量,盡管用光這麼多土壤,也無法計算出其邊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因此,你們應該修行如此,學習斷絕後有,懵懂尋求方便,斷除後有。」


佛說完這些話後,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五)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無盡的,沒有能夠知曉其根源的。所有眾生都被無明所矇蔽,被愛所纏縛,不斷在生死之間轉生,過去億數所受的苦難,無有能夠知曉的。」


佛告訴比丘們:「你們觀察世間的喜樂眾生,受到上樂的眾生,你們應該堅定地思考:『我從過去以來,不斷地受到這樣的樂,無數次受到這樣的樂,但都是短暫的,都會失去。如此的生死之道是多麼漫長。』」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現在,你們應該修行如此,努力修習方便,斷除後有。」


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六)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如果你們看到眾生受到極大的苦毒,感到憂愁和煩惱,你們應該堅定地思考:『我從過去無數劫中,也受過如此無數次的苦惱,生死之道是多麼漫長。』」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你們比丘應該修行如此,努力修習方便,斷除後有,不要造起有因緣。」


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七)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你們比丘,如果看到有人心生驚怖,身上毛髮豎立,你們應該明白,這是因為在前世你們曾經加害於他,所以生死之道是漫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你們比丘應該修行如此,努力修習方便,斷除後有。」


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八)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在那時,佛告誡諸比丘說:「生死之道是漫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你們比丘,如果看到眾生自然地愛樂,起於欲心,心極度親愛,你們應該明白,在前世的時候,必然是彼此的父母、兄弟、妻子,或是彼此彼此所尊重的人,例如和上、阿闍梨、師長。因此,你們應該知道,生死之道是漫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你們比丘應該修行如此,努力修習方便,斷除後有,不要造成生有的因緣。」


諸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三九)


如是我聞:


某一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位婆羅門前來拜見佛世尊,向他問候後在一旁坐下。他問佛說:「世尊!未來會有多少佛出世?」


佛答道:「未來將會有無數恆河沙諸佛出現於世。」


婆羅門聽了佛的回答後,心裡想著:「我將在未來佛降臨時修行梵行,回到佛法之中。」接著又想:「我竟然沒有問過過去的世間有多少佛出世?」於是他回到佛處,再次問道:「世尊!過去的世間有多少佛出世?」


佛答道:「過去已經有無量恆河沙諸佛出現於世。」


婆羅門又想著:「過去和未來都有無數佛出現,我沒有遇到他們,而現在卻有機會遇到佛,怎能虛空過去?我要在佛法中出家修行。」於是他向佛合掌,誠心請求:「世尊!唯願慈悲接納,讓我出家,修行梵行於佛法之中。」佛即允許了他的請求,婆羅門便出家了。他在寂靜的地方獨自修行,努力精進,最終斷除了生死之苦,成就了阿羅漢的境界。


佛說完這些話,諸比丘都聽到佛所說的,都感到歡喜,並依照佛的教誨去實踐。


(三四〇)


如是我聞:


有一時,佛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毘富羅山腳下。佛告諸比丘:「假如有一個人,在一個劫中,經歷輪迴受生,然後收集他的白骨,如果不破壞它們,堆積成一個聚集,就像毘富羅山一樣高大。聰明智慧的弟子隨時聽聞佛法,瞭解真實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並且如實理解苦的起因、它的消除,以及通向苦的終結之道。當獲得這樣的見解後,他們斷除了三個結,即身見、戒取和疑惑,成為須陀洹,不再墮落入惡趣,確定達到菩提境地,最終趨向涅槃,經歷了七生七死,達到了苦的盡境。」佛繼續說偈言:


「一個人在一個劫中,經歷輪迴受生死,

堆積骨頭成聚集,如毘富羅山一般高大。

若觀四諦真相,正智鑑察深邃,

知苦的因由生,苦滅八聖道,

穩達涅槃的隱居,流轉生死輪迴,

自由自在七生,最終達到苦的盡境。」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教誨,都非常歡喜並遵從行持,向佛頂禮後離去。


(三四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生死長遠。」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當時,眾中有一位比丘,從坐而起,整理衣裳,合掌向佛,對佛說:「世尊!劫為久遠嗎?」


佛告比丘:「我可以為你敷演說明,只是怕你不理解。」


比丘回答佛說:「請以方喻來說明,我想會明白。」


佛說:「好,我來用方喻。假設有一座鐵城,縱橫正等,高度一由旬,其中擺滿了芥子。現在假設有一個人,花費了一百年的時間,每次只拿一個芥子去取,城中的芥子就這樣被他取空了,但劫數的邊際,他還是無法知道城中的芥子有多少。」然後佛又告訴比丘:「劫的長遠就像這個方喻。就是這樣長久的劫數,數不清的無邊苦惱,無量無邊的麁惡痛苦,意所不悅,猶如聚沫,血渧受身,屢次受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就是人間的惡趣也是如此。因此,應斷絕後有,勤行方便,遠離一切有情的煩惱。汝等比丘,要以此學行。」


諸比丘聽了佛所說的教法,都非常歡喜並遵從行持。


(三四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生死長遠。」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當時,眾中有一位比丘,即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對佛說:「世尊!劫為久遠嗎?」


佛告比丘:「我可以為你說明,但恐怕你不能理解。」


比丘回答佛說:「請用方喻來說明,我想會明白。」


佛說:「好,我來用方喻。假設有一塊硬石,完全沒有孔洞,大小廣闊高低都一樣,滿佈一個由旬(約三米)的範圍。現在假使有人,用細藤縛繞著它,或者用細濕布摩擦,或者用細磨臼磨碾,每一百年才摩擦一次,讓它慢慢磨損,但即便如此,劫數還是未曾完結。」然後佛又告訴比丘:「劫的長遠就像這個方喻。在這樣漫長的劫數裡,數百、數千、數萬、數千億萬的眾生,都在這長劫中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苦惱,麁澁的痛苦,意識所不喜歡,就像聚沫一樣脆弱,他們血渧受身,屢次受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的苦果。因此,你們應斷絕後有,勤修行道,離開一切有情的因緣,應該這樣修學。」


諸比丘聽了佛所說的教法,都非常歡喜並遵從行持。


(三四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眾中有一位比丘,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他的袈裟,虔誠地跪下合掌,對佛說:「世尊!從過去以來,我們經歷了多少劫數?」


佛回答比丘:「我可以告訴你,但恐怕你無法理解。」


比丘再次說:「請以方喻來說明,我想我會理解的。」


佛說:「好的,我可以用方喻來解釋。假設有個人,已經活了一百歲,在一天內,從早晨起床、中午和傍晚,三個時刻分別回憶過去百千劫的事情,就像這樣日日夜夜不斷回憶,一直回憶滿足了一百年,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得知過去劫數的邊際。劫數是如此長遠,就像這個方喻所說。在這長遠的劫數中,眾生承受了無數極大的痛苦,麁澁的苦惱,心中充滿了不悅,屢次受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的苦果。因此,比丘們,應該斷絕後有,勤修行道,遠離一切有情的因緣,應該這樣修學。」


諸比丘聽了佛所說的教法,都非常歡喜並遵從行持。


(三四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生死長遠。」餘如上說。「過去億數之劫無法得知,而在這廣大的地球上,每一處都是你們比丘過去生死的地方。」佛又告訴比丘:「生死長遠,邊際難知。比丘們應該勤於修行,斷絕與一切有情的因緣。」


諸比丘聽了佛所說的教法,都非常歡喜並遵從行持。


(三四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生死長遠。」佛接著前述的教法。佛又告訴比丘們:「在這世間中,沒有一個人不是你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甚至包括和尚、老師等,同樣也沒有一個眾生不曾殺害過你們,成為你們的仇敵。同樣也沒有一個眾生不吃過你們的肉。如此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其情況如上所說。因此,比丘們應該努力修行,斷絕與一切有情的糾纏,應當如此學行。」


佛說是已,諸比丘聽了佛的教法,都感到非常歡喜,並遵從奉行。


(三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譬如天雨降落於地,立刻形成泡沫,快速生起也快速消失,生死之法亦是如此,快速地生起也快速地滅去,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也如此。因此,比丘們應當努力修行,斷絕與一切有情的糾纏,應該如此學行。」


佛說是已,諸比丘聽了佛的教法,都感到非常歡喜,並遵從奉行。


(三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生死長遠。」正如前面所說。又告比丘:「就像天空中密集的雨點,猶如縛掃篲緊密無間,涵蓋東、西、南、北,包圍四方,沒有一處空隙。東方的無量世界中所有眾生,其繁盛安樂之境,也都在瞬間破壞,無量世界的眾生都充滿其中,但無量世界也都變成空虛,沒有任何眾生在其中居住;南、西、北方,四方八面,上下的世界也都如此。生死之過程是無始的。」除此之外,如前所說。「因此,比丘們應當勤修方便,斷絕與一切有情的糾纏,應該如此學行。」


諸比丘聽了佛的教法,都感到非常歡喜,並遵從奉行。


(三四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生死長遠。」正如前面所說。乃至無始生死,也都如前所說。又告比丘:「就像一根杖被拋擲,有時根著地,有時頭著地,有時落在不潔、污穢之處,有時又落在清淨之處。一切眾生也都如此,被無明所覆蓋,有時出生在天上或人間,有時墮入地獄、餓鬼、畜生,有時又墮入阿修羅道。正因如此,生死的過程是長遠無盡的。」佛廣泛地說明了如上所述。「因此,比丘們應斷絕與一切有情的糾纏,應如此學行。」


諸比丘聽了佛的教法,都感到非常歡喜,並遵從奉行。


(三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譬如五輻車輪,由於有力的推動,可以快速旋轉。一切眾生也都如此,被無明所覆蓋,輪轉於五道輪回,就是人間、天界、地獄、餓鬼、及畜生的道路,如此無始無終地生死。因此,比丘們應斷除一切糾纏,應修行善法。」


諸比丘聽了佛的教法,都感到非常歡喜,並遵從奉行。


(三五〇)


這是我聽到的: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毘富羅山下。那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生滅的法則,沒有一個可以永恆不變的,都是不可信賴的,都是會壞滅的法則。因為這個道理,你們比丘們,應該在所有的事物上,知道滿足,生起厭離的心,離開貪愛的心,而追求解脫。」


又對比丘們說:「這座毘富羅山,在很久以前,叫做婆耆半闍。那時,這座城叫做帝彌羅,那時的人民壽命有四萬歲,所有的人民等,如果想要上這座山,要花四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山頂。那個時代有佛陀出現,名字叫做迦孫如來、應該供養、正確無誤地知道一切、行為明亮完美、善於離去、解開世間的煩惱、最高的人、能夠調伏自己和他人、天人的老師、佛陀、世尊,為了他的弟子們而說出法則的要點,從頭到尾都是美好的,它的意義深奧,它的語言巧妙,純粹而沒有雜質,完全顯示出清淨的梵行(聖行)的相貌。比丘們應該知道,那時候,婆耆半闍山的形象,在現在已經消失了,人民都死光了,就是佛陀世尊進入涅槃(圓寂)之後,人命就減少了。因為這個道理,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生滅的法則,沒有一個可以永恆不變的,都是不可信賴的,都是會壞滅的法則。所以比丘們,在所有的事物上,應該知道滿足,生起厭離的心,離開貪愛的心,而追求解脫。」


又對比丘們說:「在很久以前的時候,這座山叫做朋迦,在那時這座城叫做阿毘迦,在那時候那些人民壽命有三萬歲。這些眾生們如果想要上山要花三天時間才能來回。那個時代有佛陀世尊出現名字叫做迦那含牟尼如來、應該供養、正確無誤地知道一切、行為明亮完美、善於離去、解開世間的煩惱、最高的人、能夠調伏自己和他人、天人老師、佛陀、世尊。那時候,如來(佛陀)廣泛地為大眾講解法則的要點,他講解的東西從頭到尾都是美好的,它的意義深奧,它的語言巧妙,完全清淨,顯示出梵行(聖行)的相貌。比丘們應該知道,在那個佛陀世尊進入涅槃(圓寂)之後,人民就減少了,在那時候山的形象,在現在已經消失了,人民都死光了。所以比丘們,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變易的法則,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都會消滅。你們應該在所有的事物上,知道滿足,生起厭離的心,離開貪愛的心,而追求解脫。」


佛陀又對比丘們說:「在很久以前,這座山叫做善邊,在那時候國土叫做赤馬,在那時候人民壽命有二萬歲。在那個時候有佛陀出現,名字叫做迦葉如來、應該供養、正確無誤地知道一切、行為明亮完美、善於離去、解開世間的煩惱、最高的人、能夠調伏自己和他人、天人老師、佛陀、世尊,廣泛地為大眾分析各種法則的祕密和奧妙,他講解的東西從頭到尾都是美好的,它的意義深奧,它的語言巧妙,純粹而沒有雜質,完全顯示出清淨的梵行(聖行)的相貌。比丘們應該知道,在那個佛陀世尊進入涅槃(圓寂)之後,人民就減少了,在那時候山的形象,在現在已經消失了,人民都死光了。所以比丘們,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變易的法則,沒有一個可以永恆不變的,都是不可信賴的,都是會壞滅的法則。所以你們應該在所有的事物上,知道滿足,生起厭離的心,離開貪愛的心,而追求解脫。」


這座山現在又叫做毘富羅,而這個國土叫做摩竭提,在這裡的眾生壽命有一百年,有時多有時少,這些眾生如果想要上山,只要一會兒的時間,就能來回。我釋迦文(佛陀)出現在世上,具備十種尊貴的名號,為了眾生講解無數的經典,我講解的東西從頭到尾都是美好的,它的意義深奧,它的語言巧妙,純粹而沒有雜質,完全顯示出清淨的梵行(聖行)的相貌。


又對比丘們說:「這座山的名字和這些國民,不久也都會全部消滅,我也不久就要進入涅槃(圓寂)。因為這個道理,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變易的法則,沒有一個可以永恆不變的,都是不可信賴的,都會消滅。所以比丘們,你們應該用心在所有的事物上,知道滿足,生起厭離的心,離開貪愛的心,而追求解脫。」


那時候,世尊就用偈(詩)說:


「婆耆半闍帝彌羅,阿毘迦羅朋伽迦,

善邊之山赤馬國,毘富羅山摩竭提,

所有的山都會消滅人也都會結束,

佛陀進入涅槃壽命也會消滅。


「因為這個道理,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生滅的法則,

生滅滅了之後,寂靜滅盡才是快樂。」


那時候,所有的比丘聽到佛陀所說的話,很高興地去實行。


(三五一)


那時候,很多和尚在俱舍羅國的一個園子裡,有很多竹子的地方,度過了夏天的閉關。那個園子裡,有天神住著,天神很擔心,就說:「今天是和尚們自由活動的日子,十五號他們就要走了。」


另外有一個天神就問他說:「你現在為什麼這麼擔心呢?」就用詩歌說:


「天神你現在,  為什麼心裡擔心?

守戒的和尚們,  今天可以自由活動,

遇到這樣的事情,  你應該很高興啊。」


那個園子裡的天神用詩歌回答說:


「我也知道他們,  今天可以自由活動,

不是沒有羞恥心,  跟那些外道一樣。

他們都很努力,  有羞恥心的人,

收拾好衣缽後,  自由活動各自走。

和尚們走了以後,  這個園子空無人,

沒有什麼聽見看見,  所以我很擔心。」


那時候,和尚們自由活動完了以後,各自離開園子,回到他們住的地方。那時候,天神看到他們四散而去,心裡很難過,就用詩歌說:


「和尚們走了以後,  只看到他們玩耍的地方,

佛陀的弟子們,  很有學問有見解,

很能分辨事理,  各種清淨的道理。

像這樣守法的人,  今天他們去哪裡了?」


另外一些天神又用詩歌說:


「這些和尚們,  分散走不同的路,

有的去摩揭陀國,  或者有的去跋耆國,

也有的去那裡,  毘舍離國的地方。

這些靜修的地方,  聚集了很多和尚,

就像野生的鳥和鹿,  棲息沒有固定的地方。

這些和尚們,  放棄了跟世俗相關的事情,

常常找空閒的地方,  安靜坐著得到安樂。」


(三五二)


一位比丘在俱薩羅國的林中睡覺,而這引起了當地的天神的不滿。天神覺得這位比丘的行為不恰當,不符合沙門的規範,同時也對林中的神聖空間帶來了污辱。因此,天神決定去提醒這位比丘,使他覺悟並注意自己的行為。天神前往比丘所在的地方,並用咳嗽和彈指的方式來喚醒他,而說偈言:

「嘿,比丘,你起來,不要貪睡覺,

像你這樣睡覺的人,到底有什麼意義和好處?

你身體遭受了極大的病苦,你怎麼能安心睡覺?

有毒的箭射中了你的心,你想拔出來怎麼還睡覺?

你既然能夠出家,放棄了許多俗務和煩惱,

你應該努力實現你的本願和目標,不要被睡眠所遮蔽。

你昏昏沉沉沒有覺悟,失去了你以前的願望,

你想要體驗無常的真理,看清楚萬物的變化和無常,

你呼吸都不能保證,凡夫愚癡地執著。

你現在已經出家,脫離了在家的束縛,

你怎麼脫離了束縛之後,還喜歡睡覺呢?

如果你還沒有斷除貪愛和欲望,你的心還沒有解脫,

你還沒有得到最高的智慧,不具備這些事情的人,

不能叫做出家。你怎麼能安心睡覺,

還想稱得上出家人?你應該勤奮精進,

不分晝夜地修行,堅定地追求涅槃。

你所求的東西還沒有得到,出家就是為了什麼睡覺?

用智慧消除無明,斷除一切煩惱和障礙,

善於調節自己的心性,得到最後的解脫和自在,

能夠做到這些事情的人,才可以安心睡覺。」


(三五三)


那時,又有一個比丘,也住在那個俱薩羅樹林裡,白天進入房間坐著,產生了惡念,依附於貪欲。那時樹林的天神知道那個比丘產生了惡念,依附於貪欲。「這不符合出家的法則,是不善的行為,在這個樹林裡,產生了惡念。我現在,要去覺悟他。」想了這個念頭之後,就去到他的地方,並用偈語說:


「比丘啊,你因為怕貪欲,才來住在這個樹林裡,

但是你的身體雖然坐在樹林裡,你的心卻出了樹林,

追逐外面的塵世,產生了惡念。

如果你能滅除所有的貪著,那麼你才能得到解脫,

得到解脫之後,你才能知道真正的快樂。

你應該放棄不真實的快樂,安定心神,喜悅這個法,

我現在要覺悟你,讓你恢復正念。

貪欲就像一座惡火山,燒乾所有的善法,

惡火沒有飽足的時候,很難離開它一點點。

不要貪戀於貪欲的快樂,弄髒了本來清淨的心,

就像鳥兒被塵土弄髒了,要揮動翅膀抖掉塵埃。

比丘也是這樣,要用禪定思想去除塵勞,

塵垢是來污染心的,正念能夠除去它。

愛欲就是塵垢,不是指外面的灰塵,

貪念和瞋恚和愚癡,這些才是塵勞。

控制心的有智慧的人,才能夠除去它。」


(三五四)


那時,又有一個比丘,也住在那個俱薩羅樹林裡,白天進入房間坐著,而在貪欲的事物上,產生了清淨的想法。那個樹林的天神知道他的想法,為了覺悟他,就用偈語說:


「你想要清淨的想法,但是貪欲的事物會吞噬你的覺性,

放棄貪欲的不淨心,不要錯誤地抓住清淨的想法。

比丘啊,你現在,在樹林裡獨自安靜地坐著,

你應該念佛、法、僧,以及你已經受的戒律,

多得到歡喜的心,才能知道苦難的邊界。」


(三五五)


那時,又有一個比丘,遊歷俱薩羅國,住在一個樹林裡,在白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心裡感到不快樂。那時這個比丘就用偈語說:


「白天的時候非常炎熱,樹林裡也很悶熱,

眾多的鳥兒因為熱,都停在樹上不飛,

布穀鳥發出尖銳的叫聲,我聽了覺得驚恐。」


那個樹林的天神聽了這個偈語之後,就用偈語說:


「白天的時候非常炎熱,眾多的鳥兒都停住,

布穀鳥發出尖銳的叫聲,你應該感到快樂,

不應該感到恐懼,這裡有什麼可怕的呢?」


(三五六)


那時,尊者阿那律遊歷俱薩羅國,住在一個樹林裡。那時阿那律在天上的原配妻子,來到這個樹林,向尊者阿那律敬禮他的雙腳,在他的一旁坐下,就用偈語說:


「你以前在天上的時候,擅長彈奏琴的音樂,

又會唱歌和跳舞,隨心所欲地享受快樂。

你應該發出心願,回到你原來的宮殿,

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那裡的天界充滿了各種欲望,

天女們常常侍奉你,極度的快樂非常可愛。」


尊者阿那律用偈語回答說:


「天女們非常痛苦,依賴於自己的身體,

所有因為快樂而生在天上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痛苦的。

我不要再受到後世的生死,也不要再生在那個天上,

天女啊,你要知道,我已經超越了生死。」


(三五七)


那時,又有一個比丘,在俱薩羅國,住在一個樹林裡,白天和夜晚都念誦和學習,努力修行,得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已經得到阿羅漢的果位之後,就不再念誦和學習了。那時有一個天神就用偈語說:


「你以前常常念誦法的句子,努力不懈地修行,

現在為什麼沉默不語,完全沒有念誦和學習呢?」


比丘用偈語回答說:


「我以前求法的句子,是因為還沒有解除貪欲的束縛,

我現在已經解除了貪欲,法的句子的意義已經實現了。

我現在已經明白見到,不會墮入任何的道路,

我已經得到了出離的要點,還需要文字做什麼呢?

世間所有的事物,所有聽到和看到的事情,

我都已經完全放棄離開,不再受到後世的生死。」


(三五八)


那時,又有一個比丘,在俱薩羅國,依靠那個樹林,眼睛看不清楚,請醫生診斷他。醫生對他說:「比丘!如果你能聞到蓮花的香味,眼睛就會恢復明亮。」那個比丘就相信他的話,又問他說:「我在哪裡能找到這些蓮花呢?」醫生就回答說:「如果你想要得到蓮花的香味,你就要去到有蓮花的池塘那裡。」那時那個比丘就照他的話,去到那個池塘那裡,端正地坐著,聞著香味。那時,有一個天神看到他這樣,就用偈語說:


「池塘裡長出的花,香氣非常濃郁,

你都沒有問過主人,怎麼偷偷地聞花香呢?

你現在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小偷,

大仙啊,你為什麼要偷這些香味呢?」


比丘用偈語回答說:


「天神啊,你要知道,蓮花是生長在池塘裡的,

我沒有傷害它們的根和莖,也沒有偷走它們,

只是遠遠地聞它們的香氣。憑什麼理由,

要叫我偷香的人呢?我不接受這個話。」


天神又用偈語說:


「池塘裡有香花,不問過主人就拿,

捐贈者也沒有給你,世人都會叫你小偷。

大仙啊,你偷香味,一直都是犯盜罪。」


那時有一個人來到這個池塘裡,用鐮刀割斷蓮花的根和葉子,背上一大堆走了。比丘看到了,又用偈語說:


「這個人進入池塘裡,砍斷了花和根子,

亂七八糟地踩踏它們,背上一大堆帶回去。

為什麼不阻止他呢,說他是盜取的人?」


天神用偈語回答說:


「這個人進入池塘裡,常常做壞事,

就像一個嬰兒的母親,穿著黑色的衣服,

雖然有很多口水和唾液,都看不出來髒污。

你就像白色的衣服,容易被弄上點點,

所以我才制止你,不能阻止他。

壞人就像衣服黑色的,做壞事也不會被責備;

鮮白上有點點,就像蒼蠅的腳一樣,

世人都會看得見。假如有賢智的人,

有一點點小小的過錯,他們的比喻也是這樣,

就像貝殼上的黑點,人們都會遠遠地看到它。

如果斷掉了煩惱的使者,所有的業都會清淨,

就像毛髮上的惡物,人們看起來就像山一樣。」


比丘又用偈語說:


「天神今天對我有利益,是為了幫助我脫離苦難,

不管你看到我在哪裡,多多地覺悟我吧。」


天神用偈語回答說:


「你不是用錢財,來買我讓我得到,

也不是打敗別的國家,擄走我抓住我。

損益你自己知道,誰會追著你覺悟呢?

你現在應該自己思考,什麼事情對你有損益。」


(三五九)


那時,尊者十力迦葉在俱薩羅國的一個泥洞裡。有一個獵人叫連迦,去到尊者不遠的地方,設下鹿的陷阱。那時,尊者十力迦葉憐憫獵人,為了他說法,但他不懂法。尊者十力迦葉讓他的手指頭發出光芒,獵人雖然看到了,也不厭惡離開這樣的壞事,只是自己想:「鹿會不會來陷入陷阱呢?為什麼不陷入陷阱呢?」


那時,泥洞裡的天神就用偈語說:


「獵人住在深山裡,沒有智慧,像是盲目的,

不是適當的時候也說話,白白浪費自己的話。

就算你的十個手指頭,一起發出光芒,

也不能讓他看到四聖諦,真理的道路。

他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做了很多不正當的事,

不喜歡也不睡覺,厭惡離開反而喜歡,

安住在殺生的地方,念誦和學習十力迦葉的法。」


(三六〇)


那時,跋耆子遊歷俱薩羅國,住在那個樹林裡。那時那個國家的人都去參加拘蜜提的大會,持續七天七夜。那時,跋耆子看到這件事情結束了,心裡有點退縮,就用偈語說:


「我在樹林裡,就像那些被丟棄的木頭,

我現在像被丟棄的木頭一樣,孤獨地住在空曠的樹林裡,

今天是滿月的日子,誰會比我更苦呢?」


那時,有一個天神知道他的想法,就用偈語問他說:


「你現在住在空曠的樹林裡,為什麼覺得自己像被丟棄的木頭呢?

地獄裡的忉利天都羨慕你,天上的神明也是一樣。」


(三六一)


那時,有一個和尚住在俱薩羅國的森林裡,他嚴守戒律,已經很完善,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那時,有一個天神就對他說詩歌:


「你不應該只憑藉守戒、多聞和禪定,

住在空靜的地方,卻沒有斷盡所有的煩惱。

你不應該做這種事情,用智慧來自我貶低,

你應該遠離凡夫的法則,得到菩提的快樂。」


(三六二)


那時,俱薩羅國有一個和尚,叫做龍與,住在那個森林裡,他喜歡享受家庭的生活,每天早上進村乞食,晚上才回來。那時,有一個天神想:「這個年輕的和尚親近喧鬧的地方,早出晚歸。我今天要讓他覺悟。」就對他說詩歌:


「你為什麼去得這麼早?  回來又這麼晚?

看你的形象和相貌,  好像是個在家人。

你常常來來去去,  苦樂和世俗一樣,

龍與啊,你應該知道,  你應該自己反省。

不要貪戀家庭生活,  以免損害清淨的行為,

你現在要小心別做,  被無自在所牽引。」


(三六三)


那時,又有很多和尚住在俱薩羅國的森林裡。很多和尚動作不穩定,缺乏羞恥心,輕浮急躁,意識不清楚,心情不安定,感官散亂。那時,有一個天神想:「和尚的法則不應該是這樣的,這是很不好的。我要為他們說覺悟的詩歌。」就對他們說詩歌:


「釋迦牟尼的弟子們,  正直地用自己生活,

乞食和住宿的時候,  常常想到無常的道理,

在那裡坐著或睡覺,  也要想到無常的道理。

你們已經很難養活自己了,  卻還急躁心散亂,

就像世俗的人一樣,  吃飽了就睡覺,

拋棄自己的房子,  親近別人的家庭。

好像被人強迫一樣,  被逼成為沙門,

沒有真誠沒有信心,  也不想出家修行,

硬是穿上僧袍,  像老牛拉著犁。」


那時,那些和尚就回答他說:「你現在是想嘲笑我們嗎?」天神又用詩歌回答說:


「我不看你們的出身,  也不說你們的名字,

我現在敬重僧團,  嘲笑做錯事的人,

如果你們能夠精進修行,  我現在也會尊敬你們。」


(三六四)


那時,有一個和尚住在憍薩羅國的森林裡,他和一個老人是好朋友。那時,老人有一個媳婦,年輕漂亮,那個和尚偶爾和她說幾句話,別人就都說他們有不正當的關係。那時,那個和尚聽到這些話,心裡很難過,想要到森林裡去自殺。有一個天神想:「這個和尚其實沒有做錯事,如果他在這裡自殺,那就太不合理了。我要讓他覺悟。」


那時,這個天神就變成那個媳婦的樣子,到了那個和尚的地方。那個和尚看到了,就對變成媳婦的天神說詩歌:


「就像市場在四個路口,  是一個很寬闊的地方,

只要有幾個人說髒話,  就會在眾人中間造成流言蜚語,

親近就會生出毀謗。  你知道這件事了,

你應該趕快離開,  不要在這裡住。」


那時,變成天神的媳婦又說詩歌:


「出家的人應該忍受,  別人的譏笑和毀謗,

毀謗的話是不真實的,  不應該感到難過。

空洞的聲音不會影響你,  只是虛假的話,

自己檢查沒有錯誤,  不應該感到煩惱。

聽到毀謗而害怕,  怎麼能住在深林裡?

就像那隻野鹿,  一生都不能安定,

能夠忍受各種聲音,  好壞高低不分,

有智慧的好人,  才能修成正確的行為,

不因為別人的話,  被叫做賊牟尼。

(賊牟尼是指假冒沙門的人)

你現在自己審查自己,  既然沒有各種錯誤,

賢聖和天神們,  也知道你沒有過錯。」


那時,變成天神的媳婦說完這些詩歌,就在那裡消失了。那時,那個和尚日夜努力修行,心不放鬆,斷除了煩惱,成了羅漢。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