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白話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善知識品第二十


(一)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應該親近善知識,不要學習惡行,相信惡業。為什麼呢?諸比丘!親近善知識後,信心就增長,聞法、布施、智慧都普遍增長。如果比丘親近善知識,不要學習惡行。為什麼呢?如果親近惡知識,就沒有信心、戒律、聞法、布施、智慧。所以,諸比丘!應該親近善知識,不要親近惡知識。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那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二)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與五百大比丘圍繞說法。


那時,提婆達兜帶著五百比丘從佛附近經過。世尊遠遠看見提婆達兜自己帶著弟子們,就說了這首偈頌:


「不要親近惡知識,也不要愚癡從事;

應該親近善知識,人中最殊勝者。

人本來沒有惡,親近惡知識後,

將種下惡業根,永在黑暗之中。」


當時,提婆達兜的五百弟子聽了世尊說的偈頌,都來到世尊跟前,頭面頂禮,坐在一旁。過了一會兒,他們向世尊懺悔:「我們愚癡無知,只願世尊接受我們的懺悔。」


這時,世尊接受五百比丘的懺悔,為他們說法,使他們生起信心。


後來,五百比丘在靜處思惟深法,因為他們是門閥子弟,以堅固信心出家,修習無上的梵行。這五百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生死已盡,所作已辦,證得梵行,不會再受後有,如實知之。當時,五百人都證得阿羅漢果。


諸比丘聽了佛的教誨,歡喜實踐。


(三)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和無量眾圍繞說法。當時,曇摩留支在靜室中獨自思惟,入定三昧,看見自己前世在大海中作一條魚,身長七百由旬。他從靜室起來,快如力士屈伸臂頃,就到大海邊的死魚身上踐踏而行。


這時,曇摩留支說了這首偈頌:


「生死無數劫,流轉不可計;

各各求安穩,數數受苦惱。

就是看見身相,心還想建房舍;

一切支節都朽壞,身體不能完整。

心已離一切行,愛著永無餘;

不再受這個身,長樂涅槃中。」


當時,尊者曇摩留支說完這首偈頌,就從那里消失,來到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去見世尊。世尊看見曇摩留支來了,對他說:「善哉!曇摩留支!好久不見。」


曇摩留支對世尊說:「是的,世尊!好久不見。」


這時,在座的諸比丘都想:「曇摩留支一直跟隨在世尊左右,為什麼世尊會對他說好久不見呢?」


世尊知道眾比丘心中的疑惑,為了斷除他們的疑惑,就告訴諸比丘:「我不是因為曇摩留支好久不見才這麼說的。什麼緣故呢?很久以前,過去無數劫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定光如來、真實無妄、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出現在世間,在鉢摩大國說法,與一萬四千八百大比丘同在。當時,四眾信徒不可計數,國王臣民都來供養他們的所需。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名叫耶若達,住在雪山邊,看風水、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曉,也精通書籍文字,能誦出一句五百字的大相,也很了解。他侍奉火神、日月星宿,教導五百個弟子晝夜不懈怠。耶若達婆羅門有一個弟子名叫雲雷,長相端正,世間難得,頭髮青黑色。雲雷婆羅門聰明博學,無事不通曉,一直受耶若達尊敬愛護,不離左右。當時,婆羅門修習的咒術,他都完全學會。


「這時,雲雷婆羅門想:『我現在該學的都已經完全學會了。』又想:『書上說,學成婆羅門學業的,應該報答恩師。我現在也都學會了,應該報答恩師的恩德。但是我貧困一無所有,沒有可以供養恩師的東西;應該到國界去找些需要的東西。』


「於是,雲雷婆羅門就去找恩師,對他說:『婆羅門的學業,我現在都完全學會了。但是書上說,學成的弟子應該報答恩師的恩德。我現在非常貧困,沒有金銀寶物可以供養您,想去國內尋找財物,用來供養恩師。』


「這時,耶若達婆羅門想:『這個雲雷是我最鍾愛的弟子,心心念念不忘他。就算我死了還捨不開他,何況今天他要離開我呢?我該怎麼做才能留住他?』


「耶若達婆羅門就對雲雷說:『弟子!還有婆羅門應該學的,你還不知道呢。』雲雷婆羅門就請求恩師教導:『請指教我還有什麼不懂的,我願意學習。』這時,耶若達婆羅門想出了五百句偈頌,對雲雷說:『現在有這部五百句偈頌的書,你可以學習。』雲雷說:『請恩師傳授給我,我想學會誦誦。』


「比丘們應該知道,當時耶若達就傳授弟子這五百句偈頌,沒過多久,他就可以流利誦出。這時,耶若達婆羅門對五百個弟子說:『這個雲雷婆羅門技藝已備,無事不通曉,我現在給他取名叫超術。這位超術婆羅門才華高深,天文地理無不通曉,書籍文字也都明瞭。』過了一些時候,超術婆羅門又對恩師說:『婆羅門的學業,我現在都完全學會了。但是書上說,學成的弟子應該報答恩師的恩德。我現在還是非常貧困,沒有金銀寶物可以供養您,想去國內尋找財物,以報答恩師的恩德,請許可我去吧!』這時,耶若達婆羅門對他說:『你知道時機就去吧。』超術婆羅門向恩師頂禮,就退下離開了。


「當時,離鉢摩大國不遠,有許多婆羅門聚在一起,想舉行大祭祀,也想辯論。總共有八萬四千名婆羅門聚集。第一坐師也誦習外道的經書,無不習熟,通曉天文、地理、星宿變化,都很明白。聚會將散時,每個人Prepare 五百兩金、一枝金杖、一個金澡盆,一千頭牛,上供第一坐師。


「當時,超術婆羅門聽說離鉢摩大國不遠,有八萬四千婆羅門聚在一起,如果有人證明自己的術數高超,就可以得到五百兩金、一枝金杖、一個金澡盆,一千頭大牛。超術婆羅門想:『我為什麼到處乞求?不如去和他們較量較量。』於是超術婆羅門就去了大眾那裡。


「那時,眾婆羅門遠遠看見超術婆羅門來了,都高聲喊道:『太好了!祭主,我們有大利益了,梵天親自下降呢!』當時,八萬四千婆羅門异口同声說:『歡迎,大梵天神!』超術婆羅門心想:『他們誤以為我是梵天,但我不是梵天啊。』他對眾婆羅門說:『停停!諸賢!不要誤會我是梵天。你們難道沒聽說北方雪山有位大婆羅門尊長,名叫耶若達,通曉天文地理嗎?』眾婆羅門說:『我們有聽說過,只是沒見過而已。』超術婆羅門說:『我是他的弟子,名叫超術。』他就對著眾坐的第一尊者說:『如果你有術數,就向我展示。』


「那位坐首的尊者就向超術婆羅門誦出三藏的術數,毫無遺漏。超術婆羅門又對他說:『請誦一句五百字吧。』那位尊者說:『我不懂這個,什麼是一句五百字,請解釋給我聽。』超術婆羅門告訴他:『諸賢!你聽我誦一遍一句五百字的大相吧。』


「比丘們應該知道,當時超術婆羅門就誦出三藏的術數,以及一句五百字的大相。八萬四千婆羅門都讚歎道:『太奇特了!我們以前從未聽過一句五百字的大相,現在您應該坐在首坐之位。』


「於是,超術婆羅門取代了他的坐位,坐在第一尊者的位子上。這時,那位被趕下來的尊者心中非常瞋恨,發下宣誓:『這個人奪去我的座位,我要報復他。我現在所誦的經書和修行的禁戒,用它發願:「任何這個人生生世世想做的事,我都要壞毀他的功德。」』


「這時,布施的主人就拿出五百兩金、一枝金杖、一個金澡盆、一千頭牛、一名美女,交給那位尊者使用咒願。那位尊者對布施主人說:『我收下這五百兩金、金杖、金澡盆,將用來供養我的恩師。這個女人和牛你拿回去,因為我不修習欲望,也不積聚財物。』


「當時,超術婆羅門收下金杖和金澡盆,就前往鉢摩大國。那國王名叫光明。那時,國王請定光如來和比丘僧接受布施供養。國王下令城內百姓:『有香花的,全部不許賣出,敢賣的嚴懲;我自己買下,不需轉賣。』又吩咐百姓打掃道路,不留塵土穢污;懸掛花幡彩蓋,塗抹香精,演奏歌舞,不可勝數。


「那時,超術婆羅門看見這情形,就問路人:『今天是什麼日子?為什麼打掃道路,除去穢物,懸掛花幡,不可勝數?是國主太子娶親嗎?』路人回答:『婆羅門您不知道嗎?鉢摩大國國王今天請定光如來接受布施供養,所以才打掃道路,懸掛花蓋啊。』婆羅門的預言書上也說:『如來出世,難得值遇,時時才會出現,難以目睹,就像優曇鉢花,時時才盛開。』這也是一樣,如來出現於世,非常難得。書上還說:『有兩類難得值遇的人:一是如來,二是轉輪聖王。這兩類人出現非常難得。』他又想:『我現在應該趕快去供養如來以報答恩德,就用這五百兩金供養定光如來吧。』又想:『書上說,如來不接受金銀寶物的供養;我拿這五百兩金去買花香,散灑於如來之上。』


「這時,婆羅門就進城想買花香。城中的行人對他說:『您不知道國王嚴令禁止賣花香嗎?敢賣的要受重罰。』超術婆羅門心想:『我的薄福,求花不得,該怎麼辦呢?』他就折回城外站著。


「這時,有一位名叫善味的婆羅門女子,拿著水瓶去打水,手持五朵花。婆羅門看見了,對她說:『姐姐,我需要花,請賣些給我吧。』婆羅門女子說:『我什麼時候成了你姐姐?認識我的父母嗎?』超術婆羅門又想:『這個女人性情寬和,正在開玩笑。』他又說:『賢女,我願意付價錢,不是白要你的花。』婆羅門女子說:『您難道沒聽說國王嚴禁賣花嗎?』


「婆羅門說:『賢女,這沒有什麼,國王管不著你!我現在非常需要這五朵花,我得到花,你得到好價錢,兩全其美。』婆羅門女子問:『您為什麼急需這些花,是要做什麼用呢?』婆羅門說:『我看見一塊好土地,想把這花種下。』婆羅門女子說:『這些花已經離根,怎麼可能再生長?你怎麼說要去種呢?』婆羅門說:『就像我看見的那塊好土地,就算種死灰也會發芽,何況是這些鲜花呢?』


「婆羅門女子問:『什麼好土地,能把死灰也長出來呢?』婆羅門說:『賢女,有一位定光佛、如來、真實無妄、等正覺出現在世間。』婆羅門女子問:『定光如來是什麼人呢?』婆羅門就告訴那女子:『定光如來有如此德行,有如此戒律,成就諸功德。』婆羅門女子問:『如果有功德,想獲得什麼福報呢?』婆羅門說:『我願來世做定光如來、真實無妄、等正覺那樣,具足清淨戒律和功德。』


「婆羅門女子說:『如果你答應和我世世作夫妻,我就把花給你。』婆羅門說:『我現在的修行,不著重婬欲。』婆羅門女子說:『即使現在我不做你的妻子,以後的世世我作你的妻子。』超術婆羅門說:『菩薩的行者,沒有愛染,如果和我作妻子,必然礙我修行。』婆羅門女子說:『我絕不會礙你的布施心,就算讓我把身體布施給別人,也不會礙你的布施心。』當時,婆羅門就拿出五百金錢買下五朵花,和那女子立下誓願,各自分手。


「這時,定光如來整理好衣服和缽盂,與比丘僧前後圍繞,進入鉢摩大國。超術婆羅門遠遠看見定光如來容貌庄嚴,見者無不歡喜,諸根平靜,行止端正,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像澄清的水無染污,光明透徹,無障無礙;又像金山高出眾山。婆羅門看見如來後,產生歡喜心,手持五朵花來到定光如來跟前,站在一旁。


「這時,超術婆羅門對定光佛說:『請接受我的供養,如果世尊現在不給我授記的話,我就當場斷送性命,不要這一生了。』世尊告訴他:『婆羅門!不能用這五朵花來換取無上正等正覺。』婆羅門請求說:『請世尊為我說明菩薩的修行法門!』定光佛說:『菩薩的修行,無所執著。』


「婆羅門就說偈頌說:


『不敢拿父母,布施與外人;


諸佛真聖者,也不敢供養。


日月周行世,這兩者不可供;


其他一概可以布施,決心無障礙。』


「定光佛也以偈頌回答婆羅門:


『你所說的布施,不如我開示;


應忍億劫苦,捨頭目手足。


妻子國土寶,車馬僕從人;


若能捨,我今授你prediction。』


「婆羅門又說偈頌:


『大火燒山亦可頂戴,


不能壞我求道志願;


唯願你時授prediction給我。』


「這時,定光如來默然無言。婆羅門手持五朵花,右膝著地,散灑在定光如來身上,同時說:『願這福德使我來世做定光如來、真實無妄、等正覺,不異於他!』他又把頭髮散在泥土中,說:『如果如來給我授記,請用足踏我的頭髮而過。』


「比丘們應該知道,當時定光如來觀察婆羅門心中所念,就告訴婆羅門:『你來世將成為釋迦牟尼佛、如來、真實無妄、等正覺。』


「當時,超術婆羅門有一位同學名叫曇摩留支,站在如來旁邊,看見定光佛給超術婆羅門授記,還用足踏他的頭髮,他就說:『這個禿頭沙門怎麼這麼無禮,用腳踏這個清淨的婆羅門的頭髮!這不是人應有的行為!』」


佛告訴諸比丘:「當時的耶若達婆羅門不是別人,就是現在的白淨王;超術婆羅門就是我的身;當時賣花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瞿夷;坐首尊者就是現在的執杖婆羅門;當時的曇摩留支口出惡言,他就是現在的曇摩留支。曇摩留支在無數劫中常為畜生,最後以魚身生在大海,身長七百由旬。他從那魚身中死去,又生在這裡,跟隨善知識,經常親近善友,學習諸善法,根器通利。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我才說他好久不見。曇摩留支也自己說好久不見。所以,諸比丘!你們應常修習身口意的善行。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教誨,歡喜實踐。


(四)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我現在將說明,有的人好像師子,有的人好像羊,你們要聽清楚,仔細思量。」


諸比丘回答說:「是的,世尊!」他們恭敬地聽受佛陀的教導。


世尊說:「什麼人好像師子呢?比丘們!如果有人得到衣被、飲食、床褥、病瘦醫藥的供養,他得到後就自己食用,不會起貪染心,也沒有欲念,不會起分別想,完全沒有這種念頭,知道要順應正法。就算得不到供養,他也不會起妄念,心中沒有增減。就好像師子王吃小動物,吃的時候也不會想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不會起貪染心,沒有欲念,不起分別想。這個人也是一樣,如果得到衣被、飲食、床褥、病瘦醫藥的供養,得到後自己用,不會起分別想;就算得不到,也不會起如何的念頭。


「再舉例,如果有人得到別人供養衣被、飲食、床褥、病瘦醫藥,得到後自己使用,會起貪染心、生欲念,不懂出離正道;如果得不到,就會起妄念。這個人得到供養後,就在比丘中自我抬高,毀謗別人:『我能得到的衣被、飲食、床褥、病瘦醫藥,這些比丘都得不到。』就好像羊群中,有一隻羊走開去大糞堆吃飽糞便後,回到羊群,就自我抬高:『我能得到好吃的,其他羊都吃不到。』也是這個意思,如果有人得到衣被、床褥、病瘦醫藥的供養,起了各種妄念、貪染心,就在比丘中自我抬高:『我能得到供養,其他比丘得不到供養。』所以,諸比丘!你們應該學習像師子王,不要像羊。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五)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有人懂得報恩,這個人可尊敬,就算小恩也不會忘記,何況大恩呢!就算離開我千里、百千里,也不覺得遠,和我在一起沒兩樣。為什麼呢?比丘們應該知道,我常稱讚懂得報恩的人。如果有人不懂得報恩,即使大恩也不記得,何況小恩呢!他離我遠,我也離他遠,即使他穿著袈裟在我左右,這個人還是遠離我。為什麼呢?因為我永不稱讚不懂得報恩的人。所以,諸比丘!應該憶念報恩,不要學習不報恩。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六)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有人懈怠,作惡行為,對事務有所損失;如果能夠不懈怠,精進努力,這是最殊勝的,一切善法都會增長。為什麼呢?彌勒菩薩本應在三十劫後成佛,我以精進力量、勇猛心,使彌勒成佛推遲。過去恆河沙劫那麼多的佛陀,都是因為勇猛精進才得成佛。以此方法,應該知道懈怠為苦,作諸惡行,對事務有損失;如果能夠精進,具足勇猛心,一切善功德就會增長。所以,諸比丘!應該憶念精進,不要有懈怠。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七)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阿練若比丘應該修習兩種法門。什麼兩種法門呢?就是止觀。如果阿練若比丘得定止已,戒律就成就,不失威儀,不犯禁戒,作諸功德。如果阿練若比丘得觀法已,就能觀察此苦,如實知之;觀察苦的習性、盡滅、出離道,如實知之。他這樣觀察後,欲漏心解脫,有漏心和無明漏心也得解脫,就證得解脫智慧: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會再受後有,如實知之。


「過去那麼多的佛陀都是依靠這兩種法門才證得成就。為什麼呢?就像過去菩薩坐在菩提樹下時,先思惟這兩種法門的止觀。如果菩薩得到止已,就能降伏魔軍;如果菩薩又得到觀法,很快證得三明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比丘!阿練若比丘應該設法修習這兩種法門。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八)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阿練若比丘在靜處,不在眾中,應該恭敬,發歡喜心。如果阿練若比丘在靜處,沒有恭敬心,不發歡喜心,即使在大眾中,也會被人批評不懂阿練若的法,說他沒有恭敬心,不發歡喜心。


「再者,比丘!阿練若比丘在靜處,不在眾中,應該時時精進,不要懈怠,要了悟法義。如果阿練若比丘在靜處懈怠,作惡行為,他在眾中也會被人批評懈怠,沒有精進心。所以,比丘!阿練若比丘在靜處,不在眾中,應該專注恭敬,發歡喜心,不要懈怠、無恭敬,時時精進,心不散亂,在一切善法上都應該圓滿。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九)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有兩種人,不能好好說法。什麼兩種人呢?一是無信的人說信法,這很難;二是慳吝的人說布施法,也很難。比丘們!對無信的人說信法,他就會生氣,想傷害別人,就像狗被傷了鼻子,加以傷害,會變得更兇;也是這個緣故,對無信的人說信法,他就會生瞋恨之心,想傷害別人。再者,比丘!對慳吝的人說布施法,他也會生瞋恨之心,想傷害別人,就像痰瘡未熟,加以割傷,疼痛難忍;對慳吝的人說布施法,也會加增瞋恨,想傷害別人。這就是,比丘!這兩種人很難說法。


「另外,比丘!也有兩種人很容易說法。什麼兩種人呢?一是有信的人說信法,二是不貪的人說布施法。比丘!對有信的人說信法,他會很歡喜,心不後悔,就像病人聽到可以治癒病的藥,會很快好轉;也是這個緣故,對有信的人說信法,他會很歡喜,心不後悔。再者,對不貪的人說布施法,他也會很歡喜,不會後悔,就像男女生得端正,自己洗浴很高興;再有人送上美好的花,顏色更加;又送上好的衣服裝扮,他會更歡喜;對不貪的人說布施法,也會很歡喜,不會後悔。這就是,比丘!這兩種人很容易說法。所以,諸比丘!應該學習有信心,也應學習布施,不要貪吝。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一〇)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有兩種法可以使凡夫得到大功德,獲大果報,得甘露味,直至無為境界。什麼兩種法呢?就是供養父母。這就是兩種可以使人獲得大功德、大果報的方法。再者,如果供養一生補處的菩薩,也可以獲大功德,得大果報。這就是,比丘們!布施這兩種人可以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直至無為境界。所以,諸比丘!應該時時憶念孝順供養父母。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一一)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有兩種人,教他們作善卻不能報答恩德。什麼兩種人呢?就是父母。再者,比丘!即使有人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把母親放在右肩上,如此過千萬年,供養他們衣被、飲食、床褥、疾病醫藥,甚至把屎溺放在父母肩上,也還是不能報答他們的恩德。比丘們應該知道,父母的恩德重大,抱養我們,隨時照顧,不失時節,使我們看見日月。由此可以知道,父母的恩德難以報答。所以,諸比丘!應該供養父母,時時孝順,不失時節。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一二)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槃特對弟子朱利槃特說:「如果不能持戒,還是還俗作白衣吧。」當時,朱利槃特聽了這番話,就在祇樹給孤獨園門外站著痛哭。


這時,世尊以清淨天眼看見朱利槃特比丘在門外站著痛哭,自己按捺不住。於是世尊從靜室起來,像散步一樣來到祇樹給孤獨園門前,對朱利槃特說:「比丘!你為什麼在這里哭泣?」


朱利槃特回報說:「世尊!師兄說要趕我走,叫我還俗作白衣,不要再住在這裡了。」


世尊說:「比丘!不要害怕,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是你師兄槃特幫我得道的。」


當時,世尊拉著朱利槃特的手,進靜室叫他坐下,又教他持掃箒,問他:「你念這個字是什麼?」


這時,朱利槃特念「掃」就忘記「箒」,念「箒」又忘記「掃」。


過了好些天,朱利槃特還在念「掃箒」。他想「掃箒」這個詞實際上就是「除垢」,又想:「什麼是除?什麼是垢?垢就是泥土瓦石,除就是清淨。」他又想:「世尊為什麼叫我念這個,我應該思惟其義。」他這樣思惟之後,又想:「我身上也有塵垢,我自己就是一個喻,什麼是除?什麼是垢?」他再想:「結縛就是垢,智慧就是除,我現在可以用智慧的箒來掃除結縛。」


這時,尊者朱利槃特思惟五蘊的生滅:色蘊的生滅,受想行識蘊的生滅。他思惟五蘊生滅已,欲漏心得到解脫,有漏心和無明漏心也得到解脫。得到解脫已,他證得解脫智慧:生死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不會再受後有,如實知之。朱利槃特比丘證得阿羅漢果。


證得阿羅漢後,他起座去見世尊,頭面禮佛足,坐在一旁,對世尊說:「我現在有智慧了,明白掃箒的意思了。」


世尊問他:「你怎麼明白的?」


朱利槃特回答說:「除就是智慧,垢就是煩惱結。」


世尊說:「好極了!比丘!正如你所說,除就是智慧,垢就是結。」


這時,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說了這首偈頌:


「我現在念完了,正如尊者教導;

智慧能除結縛,不是其他法門。」


世尊說:「比丘!正如你所說,是以智慧,不是其他法門。」


當時,尊者聽了世尊的話,歡喜實踐。


(一三)


聽說這樣的事:


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有這兩種法,不可尊敬,也不值得愛著,被世人所遺棄。什麼兩種呢?一是怨憎聚在一起,不可尊敬,也不值得愛著,被世人所遺棄;二是恩愛分離,不可尊敬,也不值得愛著,被世人所遺棄。這就是,比丘們!兩種不為世人所喜,不可尊敬的法。


「比丘們!還有兩種法,為世人所喜愛、不捨離。什麼兩種呢?一是怨憎分開,為世人所喜;二是恩愛匯聚一處,極可愛敬,為世人所喜。這就是,比丘們!兩種為世人所喜的法。


「我為什麼說怨憎聚在一起、恩愛分離;又說怨憎分開、恩愛匯聚呢?其中有什麼緣由呢?」


比丘們說:「世尊,諸法之王,請為我們解釋,諸比丘聽後都將實踐。」


世尊說:「你們要聽好了,仔細思量,我將為你們解釋。比丘們!這兩種法都是從愛生起的、因愛產生的、由愛成就的、因愛引起的;你們應該學習斷除其愛,不要讓它生起。諸比丘!你們應該這樣學習。」


當時,諸比丘聽了佛的話,歡喜實踐。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