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 星期五

白話 長阿含經-大集法門經卷下

 長阿含經 / 大集法門經卷下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取蘊,分別是:色的取蘊、感受的取蘊、想法的取蘊、行動的取蘊、識的取蘊。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欲望,分別是:透過眼睛看到物質而產生的慾望、透過心靈感受到快樂而產生的慾望、透過喜愛某種物質而執著於它、聞到香氣、品嚐美食、感受觸覺時也會產生類似的欲望。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障礙,分別是:追求慾望的障礙、生氣憤怒的障礙、睡眠的障礙、作惡的障礙、疑惑的障礙。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煩惱分結,分別是:陷入追求慾望的煩惱、生氣憤怒的煩惱、執著於個人身體的煩惱、執著於行為規範的煩惱、疑惑的煩惱。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貪婪,分別是:貪婪於飲食、貪婪於做善事、貪婪於利益的獲取、貪婪於美色、貪婪於法學。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感受根源,分別是:感受到愉悅的根源、感受到痛苦的根源、感受到喜悅的根源、感受到憂愁的根源、感受到放棄的根源。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優勝的根源,分別是:信仰的根源、努力的根源、念頭的根源、定心的根源、智慧的根源。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學習力,分別是:有信仰的學習力、努力學習的力量、持續保持注意力的力量、保持定力的力量、具備智慧的學習力。

再者,佛陀所說的有關五種出離境界,分別是:有些人雖然有很多知識,但仍無法看到苦,他們的心容易受到慾望的影響,無法擺脫慾望的束縛,隨著慾望的境界而產生所欲心,不退不沒,無法獲得解脫。但是,當他們能以這個境界作為根據,後來再去看所有的慾望境界,就能產生離欲的心態。這種心態能逐漸消減慾望,愛慕解脫,善行正道,最終獲得解脫。只有當解脫的心態產生後,才能遠離不相稱的法,停留在沒有慾望的心態。因此,通過慾望這個因緣,才能引發無漏的境界。

有些人雖然有很多知識,但仍無法看到苦,他們的心容易受到憤怒的影響,當遭遇挫折時,會產生憤怒和怨恨的心態,不退不沒,無法獲得解脫。但是,當他們能以這個境界作為根據,後來再去看所有遭遇挫折的境界,就能產生離憤怒的心態。這種心態能逐漸消減憤怒,愛慕解脫,善行正道,最終獲得解脫。只有當解脫的心態產生後,才能遠離不相稱的法,停留在沒有憤怒的心態。因此,通過憤怒這個因緣,才能引發無漏的境界。

有些人雖然有很多知識,但仍無法看到苦,他們的心容易受到傷害的影響,當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時,會產生傷害的心態,不退不沒,無法獲得解脫。但是,當他們能以這個境界作為根據,後來再去看所有遭遇不公正的境界,就能產生離傷害的心態。這種心態能逐漸消減傷害,愛慕解脫,善行正道,最終獲得解脫。只有當解脫的心態產生後,才能遠離不相稱的法,停留在沒有傷害的心態。因此,通過傷害這個因緣,才能引發無漏的境界。

有些人雖然有很多知識,但仍無法看到苦,他們的心容易受到色慾的影響,當接觸到美麗的色彩時,會產生執著的心態,不退不沒,無法獲得解脫。但是,當他們能以這個境界作為根據,後來再去看所有美麗的色彩境界,就能產生離執著的心態。這種心態能逐漸消減執著,愛慕解脫,善行正道,最終獲得解脫。只有當解脫的心態產生後,才能遠離不相稱的法,停留在沒有執著的心態。因此,通過色慾這個因緣,才能引發無漏的境界。

有些人雖然有很多知識,但仍無法看到苦,他們仍然執著於自己的身體,無法超越身體的形象,而在面對自己的身體時,會產生實體想的心態,不退不沒,無法獲得解脫。但是,當他們能以這個境界作為根據,後來再去看自己的身體,就能產生離實體想的心態。這種心態能逐漸消減執著,愛慕解脫,善行正道,最終獲得解脫。只有當解脫的心態產生後,才能遠離不相稱的法,停留在沒有身體的想法的心態。因此,通過身體這個因緣,才能引發無漏的境界。

這樣的境界就被稱為五種出離境界。

再說一次,五解脫處是佛所說的。意思是,如果你親近並侍奉一位善於講法的師傅,尊重並恭敬他,修習梵行,並且不斷地學習,那麼你就會從中獲益。如果當你聽到他講正法時,心裡產生喜悅,並且開始重視法想,隨之而生的念頭,你就能理解其中的一個法理,並且從中得到喜悅。如果你沒有理解這個法理,就不會對法產生喜悅。

因此,如果你理解了這個法理,就會感到歡喜,由於喜悅,你的身體會感到輕鬆自在,這會讓你感到愉悅。由於你對法產生了喜悅,你的心就會進入三摩地的狀態。在這種心境下,你能夠如實地認識事物,進而以如實的方式觀察事物,這樣你就能跳脫塵世的煩惱,得到解脫的智慧。透過這樣的智慧,你就能夠了解自己的生命已經完結,你的梵行已經確立,你所做的事情也已經完成了,你不會再受到來世的影響。

如果你侍奉一位善於講法的師傅,尊重並恭敬他,修習梵行,並且不斷地學習,那麼你就會有機會聽到法。當你聽到法時,心裡會產生喜悅,並且開始重視法想。你能夠廣泛地聆聽,並且深刻地記憶所聽到的法理,你能夠理解其中的每一個法理,並且將這些法理廣泛地演講給他人。如果你沒有理解這些法理,你就不會對法產生喜悅。因此,當我們明白了各種義理,就會感到快樂。由於心情愉悅,身體也會感到輕鬆舒適。身體感到輕鬆舒適,就會更容易享受美好的事物。當我們享受美好的事物,就會讓我們的心境進入三摩呬多(一種靜心的狀態)。在這種心境下,我們可以如實地觀察和認識自己和所有事物,從而擺脫塵世和貪欲,達到解脫的智慧。當我們有了解脫的智慧,就會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完結,並且已經完成了所有的行為,不再受後世的影響。在一位法師的指導下,我們可以修習梵行,並且尊重恭敬地學習,逐漸掌握聖道。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各種義理,就會感到快樂,身體也會感到輕鬆舒適。這樣,我們就能夠進入三摩呬多的境界,如實地觀察和認識自己和所有事物,擺脫塵世和貪欲,達到解脫的智慧。有了解脫的智慧,我們就會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完結,並且已經完成了所有的行為,不再受後世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五解脫處。

再來,佛陀也談到了五趣,指的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等不同的生命層次。

此外,佛陀也談到了五種淨居,指的是無煩、無熱、善見、善現、以及色究竟等境界。

還有五種士夫入法,指的是中入、生入、有行入、無行入、以及上流入等境界。這些都是佛陀深具悲憫心的教誨,廣為眾生講解,讓眾生從實際的修行中得到利益和安樂。

再來,佛陀也教導了六種內在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和心。

再來,佛陀還教導了六種外在感官,包括色、聲、香、味、觸和法。

再來,佛陀也教導了六種識,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

再來,還有六種觸,包括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和意觸,代表了人們對於不同感官的接觸和感受。

再來,佛陀也教導了六種受,包括眼觸所產生的感受、耳觸所產生的感受、鼻觸所產生的感受、舌觸所產生的感受、身觸所產生的感受和意觸所產生的感受。

再來,還有六種想,包括對於色、聲、香、味、觸和法的想像。

再來,還有六種愛,包括對於色、聲、香、味、觸和法的愛慕。

再來,還有六種悅意處,包括對於美麗的色彩、聲音、香氣、味道、觸感和善良法的享受感受。

再來,還有六種不悅意處,包括對於不美麗的色彩、聲音、香氣、味道、觸感和不善良法的感受不悅。

再來,還有六種捨行,包括對於色、聲、香、味、觸和法的摒棄。

再來,還有六種念,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和念天。

再來,還有六種行,包括對於觀察、聆聽、利益、學習、分辨和念誦的行為。

再來,佛陀也教導了六種離塵法,包括修習身業、語業和意業的慈悲,從初學所有梵行,堅定不移;如法受利、乞食、隨緣飲食,自持自行,遠離邪法,從初學所有梵行,堅定不移;修持淨戒,不破不缺,遠離過失,增強善力,遵循戒律,從初學所有梵行,堅定不移;不執著身見,追求解脫,跟隨正確的修行方法,不執著見解,從初學所有梵行,堅定不移。這些就是六種離塵法。

再來,還有六種鬥爭的根本,包括一種人喜歡做壞事,也喜歡親近那些做壞事的人,總是想讓別人尊敬自己;另一種人也喜歡做壞事,也喜歡親近那些做壞事的人,總是想讓別人尊敬自己,但是不尊敬佛法,也無法理解佛法;還有一種人也喜歡做壞事,也喜歡親近那些做壞事的人,總是想讓別人尊敬自己,同時也喜歡與僧侶爭論;另外還有一種人被貪、嫉、慳、誑、覆等煩惱纏繞,也抱持著錯誤的見解,無法擺脫;還有一種人被身見迷惑,也不尊敬佛法,也無法理解佛法;還有一種人也被身見迷惑,同時也喜歡與僧侶爭論。這些就是六種鬥爭的根本。

再者,佛陀說過六種對治出離界。有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修習慈心解脫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發起精進慈心來對治,因此我能完全消除瞋恨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慈心解脫觀,所有的瞋恨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只要看到這樣的慈心現前,瞋恨之心就無法在此處產生。為什麼呢?因為慈心消除了瞋恨之心的原因。另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修習悲心解脫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發起精進悲心來對治,因此我能完全消除害怕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悲心解脫觀,所有的害怕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只要看到這樣的悲心現前,害怕之心就無法在此處產生。又有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修習喜心解脫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發起精進喜心來對治,因此我能完全消除不滿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喜心解脫觀,所有的不滿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只要看到這樣的喜心現前,不滿之心就無法在此處產生。又有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修習捨心解脫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發起精進捨心來對治,因此我能完全消除貪欲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捨心解脫觀,所有的貪欲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只要看到這樣的捨心現前,貪欲之心就無法在此處產生。又有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修習無相心解脫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發起精進無相心來對治,因此我能完全消除執取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無相心解脫觀,所有的執取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只要看到這樣的無相心現前,執取之心就無法在此處產生。還有一個比丘如此說道:“我執行決定之法來對治疑惑之心,因此我能完全消除疑惑之心。因為有了這樣的決定行,所有的疑惑之心都在我這裡無處容納。”當觀察到決定心現前時,疑惑之心就不會在那個時候產生。這是因為決定心已經出離了疑惑的緣故。這個方法叫做六種對治出離界。佛陀出於慈悲之心,廣為眾生宣說這些法門,希望能令眾生好好修習,從中獲得解脫和平靜,對天人世間帶來利益和安樂。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覺支,包括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三摩地緣,包括正觀察、正籌量、正言說、正施作、正活命、正勇猛、正念住;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解脫行想,包括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力,包括信力、念力、無畏力、精進力、忍力、定力、慧力;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補特伽羅,包括心解脫、俱解脫、慧解脫、身證、信解脫、法行、信行;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七種識住,包括在欲界人天中識所住、在初禪天中識所住、在二禪天中識所住、在三禪天中識所住、在空無邊處天中識所住、在識無邊處天中識所住、在無所有處天中識所住;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八種解脫,包括透過觀察內有色想而解脫、透過觀察內無色想而解脫、透過淨解脫而解脫、透過空無邊處解脫而解脫、透過識無邊處解脫而解脫、透過無所有處解脫而解脫、透過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而解脫,以及透過想受滅解脫而解脫。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八種勝處,包括透過觀察內有色想且外面少有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有色想觀外色少的勝處;透過觀察內有色想且外面多有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有色想觀外色多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少有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少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多有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多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有青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青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有黃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黃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有赤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赤的勝處;透過觀察內無色想且外面有白色而起勝知見,這是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的勝處。以上就是八種勝處的名稱。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八種世俗境界,包括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八種正道是為了幫助眾生達到解脫和安樂的目的而教授的。

再者,佛陀也教授了九種眾生居,包括不同的身體和想法所處的欲界人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和無想天。這九種眾生居是為了讓眾生瞭解宇宙和自己所處的位置而教授的。以上這些法教,都是佛陀出於慈悲心而廣為眾生宣說的,希望眾生能夠修行這些法教,行善行梵行,從而獲得利益和安樂,讓天人世間都能夠和諧繁榮。

另外,佛陀也教授了十種具足行,包括不壞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忍、正定、正解脫和正智。這十種具足行是為了幫助眾生達到解脫和覺悟的目的而教授的。以上這些法教,都是佛陀出於慈悲心而廣為眾生宣說的,希望眾生能夠修行這些法教,行善行梵行,從而獲得利益和安樂,讓天人世間都能夠和諧繁榮。

此時,佛陀知道尊者舍利子已經恰當地講述了法教,便從他的床上起身,告訴尊者舍利子:「好極了!好極了!舍利子!你所說的,正是我所教授的。這些法教被稱為『大集法門』,在未來的世界中,可以對眾生產生很大的利益。在未來的世界中,我們修行梵行的人,應該在『大集法門』中學習、傳承、宣揚。此外,舍利子!在未來的世界中,如果有人能夠學習、傳承、宣揚『大集法門』,那麼這個人就是一位清淨、有信心的善男子,在佛法中深深地愛慕和歡喜。」

當時,眾苾芻聽到佛陀讚揚『大集法門』,都感到非常歡喜,並向佛陀致敬,然後退下了。


大集法門經卷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