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白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傳聞如下:


有一時,佛降臨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那時,佛告訴忉提耶子首迦長者說道:"首迦長者啊!我將為你講解有關善惡業報的差別法門。你應當全神貫注地傾聽,並且深思熟慮它的含義!"


於是,首迦長者立即回答佛說:"是的,尊者!我願意高興地聆聽!"


佛告訴首迦說:"所有的眾生都受到業力的束縛,依靠著業力而存在,並且隨著自己的業力而轉生輪迴。由於這樣的因緣關係,有了上、中、下三界不同的差別。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短暫的壽命報應,也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長壽的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多種疾病的報應,也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少量的疾病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醜陋的外貌報應,也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端正的外貌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微弱的力量報應,也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強大的力量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低下的社會地位報應,也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高貴的社會地位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財富的報應,但不多;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豐裕的財富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錯誤的智慧報應,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正確的智慧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陷入地獄的報應,有些業能使眾生轉生為畜生,或轉生為餓鬼,或轉生為阿修羅,或轉生為人類,或轉生為欲天,或轉生為色天,或轉生為無色天。


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確定的報應,有些業能使眾生獲得不確定的報應。


有些業能使眾生轉生在邊緣地區,有些業能使眾生轉生在中央國家。


有些業能使眾生在地獄中度盡壽命,有些業能使眾生在地獄中度過一半壽命,還有些業能使眾生暫時進入地獄而又很快脫離。


有些業行為不集聚果報,有些業行為聚集果報,有些業行為既集聚又不集聚果報,還有些業行為既不集聚又不集聚果報。


有些業能使眾生一開始感受到樂而後面又帶來痛苦;有些業能使眾生一開始感受到苦難而後面卻轉為快樂;有些業能使眾生一開始感受到苦難並持續下去;有些業能使眾生一開始感受到樂趣並持續下去。


有些業能使眾生在貧窮中樂施捨;有些業能使眾生在富裕中貪婪吝嗇;有些業能使眾生在富裕中樂施捨;有些業能使眾生在貧窮中貪婪吝嗇。


有些業能使眾生身體舒適但心靈不滿足;有些業能使眾生心情愉悅但身體不舒適;有些業能使眾生身心俱樂;有些業能使眾生身心俱不樂。


有些業能使眾生雖然生命結束但業力仍未消失;有些業能使眾生雖然業力結束但生命仍未終結;有些業能使眾生業力與生命同時結束;有些業能使眾生業力與生命皆不終結,並能消除種種煩惱。


有些業能使眾生在惡道中誕生,具有美麗的外貌,端莊優雅,肌膚光澤,受人歡迎;有些業能使眾生在惡道中誕生,形容醜陋,肌膚粗糙,人不喜愛;有些業能使眾生在惡道中誕生,身體散發著惡臭,各種感官殘缺不全。


另外,眾生若執著於十種不善的行為,將獲得惡報;眾生若執著於十種善的行為,將獲得善報。


再者,長者啊!如果有眾生向佛塔廟致禮,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寶蓋,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繒幡,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鍾鈴,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衣物,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器皿,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飲食,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靴履,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香華,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奉施燈明,將獲得十種功德;如果恭敬合掌,將獲得十種功德。這是簡單說明了世間各種業報的差別法門。


佛陀告訴首迦長者說:「有十種業行會給眾生帶來短命的果報:首先是自己親手殺生;其次是勸人殺生;第三是讚揚殺生的方法;第四是看到他人被殺而感到高興;第五是希望惡人和憎恨的對象遭受滅亡;第六是看到敵人被滅後,心生歡喜;第七是破壞他人的胎兒;第八是教導他人破壞事物;第九是建造天寺,屠殺眾生;第十是教導人們戰鬥,相互傷害。這十種業行會帶來短命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會給眾生帶來長壽的果報:首先是自己不殺生;其次是勸人不殺生;第三是讚揚不殺生;第四是看到他人不殺生,心生歡喜;第五是看到被殺害的人,以方便的方式拯救和解救;第六是安撫那些害怕死亡的人的心;第七是對於那些恐懼的人給予無畏的幫助;第八是對於那些受苦的人產生慈悲心;第九是對於那些處於危難中的人產生大悲心;第十是以飲食供養眾生。這十種業行會帶來長壽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會給眾生帶來多病的果報:首先是喜歡打擊和虐待眾生;其次是勸人去打擊他人;第三是讚揚打擊的方法;第四是看到打擊他人而感到高興;第五是惹惱父母,使他們心生憂愁;第六是惹惱賢聖;第七是看到仇敵受到病苦,心生極大的歡喜;第八是看到仇敵的病苦痊癒,心中感到不快樂;第九是在仇敵受病苦的時候,不給予治療藥物;第十是吃下食物後不消化,又再進食。這十種業行會帶來多病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會給眾生帶來少病的果報:首先是不喜歡打擊和虐待眾生;其次是勸人不要打擊他人;第三是讚揚不打擊的方法;第四是看到他人不打擊,心生歡喜;第五是供養父母和其他病人;第六是看到賢聖受病,專心供養他們;第七是看到仇敵的病痊癒,心生歡喜;第八是看到受病苦的人,施予有效的藥物,並勸他們也施予他人;第九是對於受病苦的眾生產生慈悲心;第十是在飲食上能夠自我節制。這十種業行會帶來少病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會給眾生帶來醜陋的果報:首先是喜歡生氣和憤怒;其次是心懷嫌恨;第三是欺騙和迷惑他人;第四是惹惱眾生;第五是對父母缺乏愛和尊敬之心;第六是對賢聖不抱持敬重之心;第七是侵奪賢聖的資產和生計;第八是破壞佛塔和廟宇中的燈火;第九是看到醜陋的人,毀謗和輕視他們;第十是習慣進行各種惡行。這十種業行會帶來醜陋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讓眾生獲得端正的果報:首先是不生憤怒;其次是施予衣物;第三是對父母懷有愛和尊敬之心;第四是尊重賢聖;第五是裝飾佛塔;第六是打掃淨化堂宇;第七是打掃淨化僧地;第八是打掃淨化佛塔;第九是見到醜陋的人時,不產生輕賤之心,而是懷有恭敬之心;第十是見到端正的人,能夠覺悟到前世的因緣。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端正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讓眾生獲得小威勢的果報:首先是對其他眾生心生嫉妒;第二是見到他人獲利時,心生憤恨;第三是見到他人失利時,心中感到歡喜;第四是對他人的名譽心生嫉惡;第五是見到他人失去名譽時,心中大為快慰;第六是放棄菩提心,褻瀆佛像;第七是不心存侍奉之心,對父母和賢聖;第八是勸人修行缺乏威德的業行;第九是阻礙他人修行具有威德的業行;第十是見到威德不足的人,心生輕賤之情。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小威勢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讓眾生獲得大威勢的果報:首先是心中沒有嫉妒之情;第二是見到他人獲利時,心生歡喜;第三是見到他人失利時,心中產生憐憫之心;第四是對他人的名譽心生快慰;第五是見到他人失去名譽時,協助其承擔憂愁;第六是發起菩提心,製作佛像,並供養寶蓋;第七是對父母和賢聖心存恭敬之心,恭敬地迎接供奉;第八是勸人摒棄缺乏威德的業行;第九是勸人修行具有威德的業行;第十是見到沒有威德的人,心中不生輕賤之情。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大威勢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讓眾生獲得下族姓的果報:首先是不知敬父;第二是不知敬母;第三是不知敬沙門;第四是不知敬婆羅門;第五是對尊長缺乏敬仰;第六是不恭敬師長,不供養迎接;第七是見到尊長時,不迎接並逆向請其坐下;第八是不遵守父母的教誨;第九是不接受賢聖的教導;第十是輕蔑下族。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下族姓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讓眾生獲得上族姓的果報:首先是善知敬父;第二是善知敬母;第三是善知敬沙門;第四是善知敬婆羅門;第五是尊敬保護尊長;第六是恭敬迎接師長;第七是見到尊長時,恭敬地請其坐下;第八是恭敬接受父母的教誨;第九是尊敬接受賢聖的教導;第十是不輕蔑下族。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上族姓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少資生的果報:首先是自己行偷盜;第二是勸他人偷盜;第三是讚歎偷盜;第四是見到盜竊行為感到歡喜;第五是從父母那裡減少生計;第六是侵奪賢聖的財富;第七是見到他人獲利時,心中不感到歡喜;第八是阻礙他人獲利,刁難對方;第九是見到他人行善,沒有隨喜之心;第十是見到世界饑荒時,心中不憐憫而感到歡喜。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少資生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多資生的果報:首先是自己遠離偷盜;第二是勸他人不偷盜;第三是讚歎不偷盜;第四是見到他人不偷盜,心中產生歡喜;第五是從父母那裡得到供養的生計;第六是給予賢聖所需的供養;第七是見到他人獲利時,心中感到歡喜;第八是見到追求利益的人,提供方便幫助;第九是見到樂於施予的人,心中產生快悅;第十是見到世界饑荒時,心中憐憫。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多資生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邪智的果報:首先是不能向智慧的沙門、婆羅門請教;第二是公開講述惡法;第三是不能接受持修正法;第四是讚歎非定法,將其視為定法;第五是厭惡法律不加言說;第六是親近邪智的人;第七是遠離正智;第八是讚歎邪見;第九是拋棄正見;第十是見到愚昧惡人,輕賤譭謗。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邪智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正智的果報:首先是善於向智慧的沙門、婆羅門請教;第二是公開講述善法;第三是聆聽並持守正法;第四是見到講述定法時,讚歎其美好;第五是樂於講說正法;第六是親近正智的人;第七是保護維護正法;第八是勤修多聞;第九是遠離邪見;第十是見到愚昧惡人,不產生輕賤之心。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正智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地獄的果報:首先是身行重罪惡業;第二是口行重罪惡業;第三是意念行重罪惡業;第四是產生斷見;第五是產生常見;第六是產生無因見;第七是產生無作見;第八是產生無見;第九是產生邊見;第十是不知感恩和回報。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地獄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畜生的果報:首先是身體行為中的惡業;第二是口舌行為中的惡業;第三是意念行為中的惡業;第四是從貪慾煩惱中產生各種惡業;第五是從瞋恚煩惱中產生各種惡業;第六是從愚痴煩惱中產生各種惡業;第七是譭謗眾生;第八是傷害眾生;第九是施予不淨之物;第十是行邪淫。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畜生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餓鬼的果報:首先是身體行為中輕微的惡業;第二是口舌行為中輕微的惡業;第三是意念行為中輕微的惡業;第四是由於貪慾過多而產生;第五是由於惡貪而產生;第六是嫉妒;第七是邪見;第八是執著於財富,即使命終;第九是因飢餓而亡;第十是因渴望而死。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餓鬼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阿修羅的果報:首先是身體行為中微小的惡業;第二是口舌行為中微小的惡業;第三是意念行為中微小的惡業;第四是傲慢;第五是我慢;第六是增上慢;第七是大慢;第八是邪慢;第九是慢慢;第十是轉向各種善根,趨向修羅道。因為這十種業行,能夠得到阿修羅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人道的果報:首先是不殺生;第二是不偷竊;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綺語;第六是不雙舌;第七是不惡口;第八是不貪婪;第九是不瞋恚;第十是不邪見。在這十種善業中,雖有缺漏不全,但能得到人道的果報。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欲天的果報,即具備修行增上十善。


「還有十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色天的果報,即修行有漏的十善,並與定相應。


「還有四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無色天的果報:首先是超越一切色想,熄滅對想等,進入空處定;第二是超越一切空處定,進入識處定;第三是超越一切識處定,進入無所有處定;第四是超越無所有處定,進入非想非非想定。因為這四種業行,能夠得到無色天的果報。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決定的果報:如果一個人對佛、法、僧和持戒的人,以增上的心態施予,以此善業發願回向,就能得到往生。這被稱為決定的果報業行。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不確定的果報:如果業不是出於增上的心而行動,又沒有修持,也沒有發願、回向去接受生命,那就是不確定的果報業行。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邊地的果報:如果業在佛、法、僧、清淨持戒者和大眾中,沒有增上的心態施予,以此善根發願生於邊地。由於這個願望,就能生於邊地,受到淨和不淨的果報。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得到中土的果報:如果在行業的時候,對佛、法、僧、清淨持戒的行者和大眾,起於增上心態,慷慨佈施。因為這個善根的決定發願求生於中土,還能得到遇見佛陀和聽聞正法,受到上妙清淨的果報。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盡地獄的壽命:如果有眾生造地獄業已,沒有羞恥和愧疚而不厭離,心中沒有恐懼,反而產生歡喜,又不懺悔,而且繼續增加惡業,如提婆達多等。因為這樣的業行,會盡地獄的壽命。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墮入地獄,在半途夭折,無法盡其壽命:如果有眾生造地獄業,積累已成,之後產生恐懼和畏懼,感到羞愧和厭離,懺悔捨棄,但沒有增上的心態。因為這個業行,會墮入地獄;由於後悔,地獄只是夭折的一半,無法盡其壽命。


「還有一種業行能使眾生墮入地獄,暫時進入即解脫:如果有眾生造地獄業,一旦行動後感到恐懼,產生增上的信心,內心感到羞愧,厭惡捨棄,懇切懺悔,再也不重複造像阿闍世王殺父等罪惡。暫時進入地獄,即可獲得解脫。」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如果一個人造了重罪,深感自責,

懊悔並且不再造作,能夠消除根本業。


「還有一種業行,雖然有所作為但沒有積集:如果有眾生在身體、口舌、心意等方面造了諸惡業,但行動後感到恐懼,羞愧遠離,深切懺悔自責,並且不再重複造作,這就是作而不積集。


「還有一種業行,雖然沒有自己造作,但有助長噁心的影響:如果有眾生自己不行惡業,但因噁心態而勸人作惡,這就是積集而不作。


「還有一種業行,既有自己的造作,也有助長他人作惡:如果有眾生已經造了諸業,心中沒有改悔,反而多次造作,並且勸誘他人作惡,這就是既作又積集。


「還有一種業行,既不作惡也不助長他人作惡:如果有眾生既不自己造作惡業,也不教導他人無記業等,這就是既不作也不積集。


「復有業初樂後苦:如果有眾生受到人勸導,樂意地行善施與他人,但心志不堅定,後來會懊悔不已。因為這樣的因緣,生在人間,雖然一開始可能富有快樂,但最終會陷入貧困與痛苦。這被稱為『先樂後苦』。


「復有業初苦後樂:如果有眾生受到人引導,稍稍施捨,施後感到快樂,心中沒有懊悔之情。因為這樣的因緣,生在人間,一開始可能貧困受苦,但後來會享受豐富與快樂。這被稱為『初苦後樂』。


「復有業初苦後苦:如果有眾生離開善知識的引導,沒有人勸導,甚至無法少量施捨。因為這樣的因緣,生在人間,一開始貧困受苦,後來仍然貧困受苦,這被稱為『初苦後苦』。


「復有業初樂後樂:如果有眾生接近善知識,被勸導行善施,因而產生歡喜之心,堅持培養施捨的行為。因為這樣的因緣,生在人間,一開始就享有富裕與快樂,後來也能持續享受富裕與快樂。這被稱為『先樂後樂』。


「復有業貧而樂施:如果有眾生先前有行善施捨,但卻無法遇到福田(有福報的機緣),在生死輪迴中流轉在人間。由於無法遇到福田,果報微薄且隨著得到而消逝,但由於有施捨的習慣,即使處於貧困中,仍能繼續行善施捨。


「復有業富而慳貪:如果有眾生以前沒有佈施的習慣,但遇到善知識,暫時行善施捨,遇到良好的福田。由於福田的優勢,生活資源豐富充足,但由於缺乏施捨的習慣,即使富有也會貪婪慳吝。


「復有業富而能施:如果有眾生遇到善知識,積極修持善行,遇到良好的福田。由於這樣的因緣,擁有巨大的財富與資源,同時也能持續行善施捨。


「復有業貧而慳貪:如果有眾生離開善知識的引導,沒有人勸導,無法行善施捨。因為這樣的因緣,生在貧困之中,並且陷入慳吝貪婪之中。」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樂,而心不樂,就像有福氣的普通人。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心樂,而身不樂,就像沒有福報的羅漢。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樂,就像有福報的羅漢。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就像沒有福報的普通人。


「復有業能令眾生命盡而業不盡:如果有眾生從地獄死亡又再次投生地獄,畜生、餓鬼,甚至人類、天人、修羅等等,都是如此,這被稱為命盡而業不盡。


「復有業能令眾生業盡而命不盡:如果有眾生享盡痛苦,苦盡享樂等等,這被稱為業盡而命不盡。


「復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如果有眾生從地獄滅亡,再次投生為畜生,然後成為餓鬼,甚至人類、天人、修羅等等,這被稱為業、命俱盡。


「復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如果有眾生完全消除了煩惱,所謂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等,這被稱為業、命俱不盡。


「復有業能令眾生雖生惡道,卻具有美麗的外形、優雅的眼目、光澤的膚體,受人喜愛:如果有眾生因貪欲等煩惱而破戒,就因此投生惡道,但卻擁有美麗的外形、優雅的眼目、光澤的膚體,受人喜愛。


「另外還有一種業力能夠使眾生陷入惡道,形容醜陋、膚體粗糙,人們不喜歡看到:如果有眾生由於憤怒煩惱而違反戒律,因為這個因緣,生於惡道,形容醜陋、膚體粗糙,人們不喜歡看到。


「還有一種業力能夠使眾生陷入惡道,身口發臭、各種感官殘缺:如果有眾生由於愚痴煩惱而違反戒律,因為這個因緣,生於惡道,身口發臭、各種感官殘缺。


「另外還有十種業力帶來外在的惡果:如果有眾生因為多修習十種不善業,因此感受外在事物時都不具備足夠的好處。首先,由於殺業的關係,導致外在報應,大地變得貧瘠,草藥失去功效;其次,由於偷竊業的關係,受到外在的霜雹、蝗蟲等影響,導致世界饑荒;第三,由於邪淫業的關係,受到惡劣的風雨和塵埃的感受;第四,由於妄語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事物都變得臭穢;第五,由於挑撥離間的業力,感受到外在的大地變得高低不平,陡峭的山巒和峽谷;第六,由於惡口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報應,如瓦石、沙礫、粗糙的惡物無法接近;第七,由於美言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報應,使得草木叢生、枝條多刺;第八,由於貪婪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報應,使得莊稼、果實微小;第九,由於瞋恚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報應,使得樹木、果實苦澀;第十,由於邪見業的關係,感受到外在的報應,使得莊稼不豐收,收穫很少。以上是十種業力帶來的外在惡果。


「另外還有十種業力帶來的外在善果:如果有眾生修行十種善業,與上述相反,應當知道即刻獲得十種外在的善果。


「如果有眾生禮佛塔廟,獲得十種功德:首先,獲得美麗的容貌和動聽的聲音;其次,發言有威力,人們都相信順從;第三,處於眾人之中無所畏懼;第四,得到天人的愛護;第五,具備威力和威勢;第六,威勢使眾生都來親近;第七,常常親近諸佛和菩薩;第八,獲得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生於天上;第十,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禮佛塔廟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如果有眾生供養寶蓋,獲得十種功德:首先,就像一個蓋子一樣,保護眾生;其次,身心安寧,遠離一切煩惱;第三,受到所有的敬重,沒有人敢輕視;第四,具備巨大的威勢;第五,常常親近眾多有威德的佛和菩薩,作為親屬;第六,常常成為轉輪聖王;第七,常常位居上首,修習善業;第八,獲得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生於天上;第十,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供養寶蓋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綢幡,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在社會中像一面旗幟,國王、大臣、親友、知識都恭敬地供養他們;其次,他們擁有豐富的財富,自在自如;第三,他們名聲善良,傳遍各地;第四,他們的容貌莊嚴,壽命長久;第五,他們常住於華麗的住所,施行堅固;第六,他們擁有偉大的名聲;第七,他們具備威德和威勢;第八,他們生於上層社會;第九,他們身體衰弱、壽命終結後,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綢幡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鐘鈴,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獲得梵音的聲音;其次,他們享有偉大的聲譽;第三,他們自己能夠預知前世的命運;第四,他們說的話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和接受;第五,他們常常有寶蓋(即寶物的蓋子)來裝飾自己;第六,他們有美麗華貴的珠寶作為服飾;第七,他們的容貌莊嚴,讓見者歡喜;第八,他們具備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鐘鈴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的容貌莊嚴;第二,他們的皮膚柔滑;第三,塵垢不附著在他們身上;第四,生來就具備上好的衣服;第五,他們擁有細緻的寢具,可以覆蓋自己的身體;第六,他們擁有引起羞愧的服飾;第七,見者都愛戴他們;第八,他們擁有豐富的財富;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衣服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在社會中像一件器皿;第二,他們獲得善法的灌溉;第三,遠離一切渴望;第四,若他們口渴渴望水,清泉將會湧出;第五,終身不會陷入飢餓的鬼道;第六,他們擁有天上的神奇器皿;第七,遠離邪惡的朋友;第八,他們具備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器皿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獲得生命;第二,他們獲得健康的體色;第三,他們獲得力量;第四,他們獲得辯才無礙的安寧;第五,他們無所畏懼;第六,他們不懈怠,受到眾人的尊敬;第七,眾人都喜歡他們;第八,他們具備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飲食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具備妙足乘坐;其次,他們的腳下平穩安寧;第三,他們的腳趾柔軟舒適;第四,他們在遠途旅行時輕盈敏捷;第五,他們的身體沒有疲倦的極限;第六,他們所行之地不會因荊棘和瓦礫而損傷他們的腳;第七,他們具備神通力;第八,他們擁有各種供給和侍奉的能力;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靴履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在世界中如同花朵;其次,他們的身體沒有惡臭和污垢;第三,他們擁有福香和戒香,遍佈各方;第四,無論他們所出生的地方,鼻根都不會受到傷害;第五,他們超越世俗,在眾人中受到尊崇;第六,他們的身體常常潔淨芬芳;第七,他們熱愛正法,持誦讀經;第八,他們具備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香花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照亮世界如同燈光;其次,無論他們出生的地方,肉眼都不會受到傷害;第三,他們具備天眼;第四,對善惡法得到善智慧;第五,他們消除了大黑暗;第六,他們獲得智慧之光;第七,他們在世間流轉時,常不處於黑暗之處;第八,他們具備巨大的福報;第九,命終時轉生天上;第十,他們迅速證得涅槃。這就是奉施燈明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首先,他們獲得勝利的福報;其次,生於上層家族;第三,他們獲得勝利的美色;第四,他們獲得勝利的美聲;第五,他們獲得勝利的美蓋;第六,他們獲得勝利的辯才;第七,他們獲得勝利的信仰;第八,他們獲得勝利的戒律;第九,他們獲得勝利的廣博知識;第十,他們獲得勝利的智慧。這就是恭敬合掌所獲得的十種功德。


在此之後,世尊說完這些法義後,首迦長者對佛的教法產生了清淨的信心。於是,首迦向佛鞠躬致敬,並說道:“我現在請佛前往舍婆提城,去我父親所在的忉提長者家。願我父親和所有眾生長夜安樂!”世尊為了利益眾生,默然接受了他的請求。


此時,首迦聽到佛所說的話後,心中非常歡喜,向佛鞠躬致敬後退去。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