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白話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三四三)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而尊者浮彌比丘則住在耆闍崛山。有一天,眾多外道出家前往拜訪尊者浮彌,彼此問候後,就坐在一旁。然後他們問尊者浮彌說:「我們想問你一些問題,你是否有時間回答呢?」


尊者浮彌回答外道出家:「請問你們有什麼問題,我會為你們解答。」


於是,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說:「苦和樂是自己產生的嗎?」


尊者浮彌回答說:「諸外道出家認為苦和樂是自己產生的,但是佛陀說這是無記的。」


接著問道:「苦和樂是他人產生的嗎?」


尊者浮彌回答說:「苦和樂是他人產生的,佛陀說這是無記的。」


然後問道:「苦和樂是自己和他人一起產生的嗎?」


尊者浮彌回答說:「苦和樂是自己和他人一起產生的,佛陀說這是無記的。」


最後問道:「苦和樂是沒有原因自己和他人產生的嗎?」


尊者浮彌回答說:「苦和樂不是自己和他人產生的,也沒有原因,佛陀說這是無記的。」


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苦和樂是自己產生的嗎?或是他人產生的?或是自己和他人一起產生的?還是沒有原因自己和他人產生的?現在釋迦牟尼佛說苦和樂是怎樣產生的?」


尊者浮彌回答說:「世尊說苦和樂是從緣起生的。」


聽了這個回答,諸外道出家不高興,責備尊者浮彌,然後就走了。


尊者舍利弗就在不遠處坐在樹下,尊者浮彌知道外道出家走了,就去找尊者舍利弗,並向他諮詢:「我剛才的回答是否會得罪釋迦牟尼佛?如果回答不當,會有其他比我更精通佛法的人來責備我嗎?」


尊者舍利弗回答說:「尊者浮彌,你的回答是正確的,不會得罪佛陀。你的回答是如實說明、符合佛法的,不會有其他更精通佛法的人來責備你。因為佛陀說苦和樂是從緣起生的,所以當有人問起這個問題時,我們應當回答苦和樂來自緣起。」


尊者阿難坐在不遠處的樹下聽到了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浮彌的談話,就向佛陀請教這個問題。佛陀回答說:「好啊,阿難!舍利弗能夠隨時回答來問的人,真是太好了。舍利弗因為擁有應時智慧,所以能隨時回答來問的人。如果我的聲聞有人來問,也應該隨時回答,就像舍利弗所做的一樣。」


佛陀還說:「我曾經住在王舍城的山中仙人住處,也有諸外道出家來問我這個問題,我就用如實的意義、句子和味道回答了他們,就像舍利弗所做的一樣。」


佛陀告訴阿難:如果有沙門或婆羅門認為苦和樂是自己產生的,我會去問他們,他們會回答說「是」。我會再問他們是否堅持這個意見,並認為這是真實的,並且不接受其他人的看法。我會告訴他們:「我說苦和樂是從緣起生的,不同於你們說的。」如果他們問我為什麼苦和樂從緣起生,我會回答說:「苦和樂從緣起而生。就像你們說的苦是自己產生的、他人產生的、或是自己和他人一起產生的,都是從緣起而生的。」


阿難告訴佛陀:「我已經理解了您所說的意義。生老病死是相互依存的,不是獨立存在的;生老病死是由因緣而生的,不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無明造成了行為,行為造成了生老病死,只有無明消失,行為才會停止,生老病死才會消失,這是真正的苦的集合點。」


佛陀講完這個經文後,阿難聽了非常高興,表示隨喜並向佛陀作禮之後離開了。


(三四四)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而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摩訶拘絺羅則住在耆闍崛山。有一天,尊者摩訶拘絺羅從禪定中醒來,前往找舍利弗,彼此道賀後,便坐下來,對舍利弗說:「我有些問題,你有空回答嗎?」舍利弗回答說:「有求知慾的人問問題,知道答案的人就回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道:「我聽聞聖弟子們在學習法律方面有什麼成就,他們如何直接看到成就,而且這樣的成就不會被破壞,他們如何進入正法,並且如何領悟正法呢?」舍利弗回答說:「聖弟子們通過多學習,如實地認識不善的法則和不善的根源,以及如實地認識善的法則和善的根源。


「什麼是如實地認識不善的法則?就是指身、口、意念的不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不善的法則,我們需要如實地認識這些不善的法則。而什麼是如實地認識不善的根源?就是指三種不善的根源,包括貪、瞋、痴,我們需要如實地認識這些不善的根源。


「而什麼是如實地認識善的法則?就是指身、口、意念的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善的法則,我們需要如實地認識這些善的法則。而什麼是如實地認識善的根源?就是指三種善的根源,包括無貪、無瞋、無痴,我們需要如實地認識這些善的根源。


「因此,尊者摩訶拘絺羅啊,通過多學習聖弟子們如實地認識不善的法則和不善的根源,以及如實地認識善的法則和善的根源,因此他們在法律方面有了正確的見證,並且能夠直接看到成就,在佛法中達到不壞淨,進入正確的法道,並且領悟到正確的法道。」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道:「還有其他的成就嗎?」舍利弗回答說:「有的,例如聖弟子們如實地認識飲食的法則,以及如實地認識飲食的起源、消失和途徑。」


尊者摩訶拘絺羅反問尊者舍利弗:“食物是如何被覺知的呢?講的是四種食物。這四種是什麼?第一種是粗糙的食物,第二種是細小的觸感食物,第三種是意識的食物,第四種是識別的食物。這被稱為食物,如此進食就是真實的知覺。那麼,進食的聚集是如何被覺知的呢?講的是未來會有愛、喜悅和貪婪,對於每個食物都產生執著。這被稱為進食的聚集,如此進食的聚集就是真實的知覺。那麼,進食的消滅是如何被覺知的呢?如果未來會有愛、喜悅和貪婪,對於每個食物都執著且無法中斷、捨棄、嘔吐、完全消除、放下欲望、滅除、停息、消失,這被稱為進食的消滅,如此進食的消滅就是真實的知覺。那麼,進食的消滅之道的蹤跡是如何被覺知的呢?講的是八正道——正確的觀點、正確的意圖、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行為、正確的生計、正確的努力、正確的念頭、正確的定力,這被稱為進食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如此進食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就是真實的知覺。


“如果聖者的弟子對於進食的真實知覺、進食的聚集的真實知覺、進食的消滅的真實知覺、進食的消滅之道的蹤跡的真實知覺有深入的了解,那麼他們對於正法、律法的正確觀點將是完全的、直接的、對於佛陀的不朽的淨化而言是完美的,他們進入正法,得到這個正法,覺悟這個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再次問尊者舍利弗:“真的只有這些嗎?還有其他的嗎?”


尊者舍利弗回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說:“尊者摩訶拘絺羅!還有其他的,聖者的弟子對於疾病的真實知覺、疾病的聚集的真實知覺、疾病的消滅的真實知覺、疾病的消滅之道的蹤跡的真實知覺。


“疾病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講的是三種疾病——欲望的疾病、存在的疾病、無明的疾病。這被稱為疾病,如此疾病就是真實的知覺。疾病的聚集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無明是聚集疾病的原因,這被稱為疾病的聚集,如此疾病的聚集就是真實的知覺。疾病的消滅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無明的消滅是疾病的消滅,如此疾病的消滅就是真實的知覺。疾病的消滅之道的蹤跡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講的是八正道,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這被稱為疾病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如此疾病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就是真實的知覺。


“如果聖者的弟子對於疾病的真實知覺、疾病的聚集的真實知覺、疾病的消滅的真實知覺、疾病的消滅之道的蹤跡的真實知覺有深入的了解,那麼他們對於這個法、律法的正確觀點將是完全的,乃至於覺悟這個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真的只有這些嗎?還有其他的嗎?”


尊者舍利弗對尊者摩訶拘絺羅說:“還有其他的,聖者的弟子對於痛苦的真實知覺、痛苦的聚集的真實知覺、痛苦的消滅的真實知覺、痛苦的消滅之道的蹤跡的真實知覺。


“痛苦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講的是五蘊的痛苦——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死的痛苦、別離愛慾的痛苦、相逢恨憎的痛苦、無法獲得所欲的痛苦。簡單地說,這就是五蘊的痛苦,如此痛苦就是真實的知覺。痛苦的聚集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未來會有愛、喜悅和貪婪,對於每一個痛苦都產生執著,這被稱為痛苦的聚集,如此痛苦的聚集就是真實的知覺。痛苦的消滅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如果未來會有愛、喜悅和貪婪,對於每一個痛苦都染著且無法中斷,直至停息、消失,這被稱為痛苦的消滅,如此痛苦的消滅就是真實的知覺。痛苦的消滅之道的蹤跡是如何被真實知覺的呢?講的是八正道,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這被稱為痛苦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如此痛苦的消滅之道的蹤跡就是真實的知覺。


多聞聖弟子如此說:「苦如實知,苦的聚集如實知,苦的消滅如實知,以及消滅苦之道的蹤跡如實知。如此聖弟子對於我法、律法具備正確的觀點,直接見證而達成,對於佛陀不壞淨而成就,進入正道,獲得了這正法,覺悟了這正法。」


然後問尊者舍利弗說:「這法就是正確的,還有其他的嗎?」


尊者舍利弗回答說:「還有其他的,即聖弟子對於老死的真實知覺,老死的聚集的真實知覺,老死的消滅的真實知覺,以及消滅老死之道的蹤跡的真實知覺,正如前面所述。怎麼樣才能如實知覺老死的聚集呢?生就是老死的聚集,生滅就是老死的消滅,而老死的消滅之道蹤跡,指的就是八正道,正如之前所說,多聞聖弟子對於這老死如實知覺,直到老死的消滅之道蹤跡都如實知覺。如此聖弟子對於我法、律法具備正確的觀點,直接見證而達成,對於佛陀不壞淨而成就,進入正道,獲得了這正法,覺悟了這正法。」


摩訶拘絺羅再問尊者舍利弗說:「只有這法嗎?還有其他的嗎?」


舍利弗回答說:「摩訶拘絺羅啊!你為什麼追求,你最終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論述的邊界。如果聖弟子斷除了無明而生起明悟,還需要追求其他嗎?」


於是,兩位比丘共同討論了這些內容後,各自返回原處。


(三四五)


如是我聞:


從前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候,世尊對尊者舍利弗說:「正如我所說,波羅延那阿逸多曾問過:


『如果能夠明白眾多的法理,並且學習了各種不同的知識,

具備端正的儀表和行為,請為我逐一解釋。』


舍利弗啊!什麼是真正的學習?什麼是眾多的法理?」


於是,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第二個、第三個也同樣默然。


佛陀說:「正確。舍利弗!」


舍利弗對佛陀說:「正確。世尊!世尊!比丘所謂真正的人,是厭離欲望、消滅一切執著。比丘依靠食物的營養而生存,因為食物,他們產生了厭離欲望、滅盡執著的態度。當食物消失時,就是真正的滅盡,覺察到這一點後,比丘就厭離欲望、滅盡執著,這就是所謂的學習。」


「再者,真實,舍利弗!」


舍利弗對佛陀說:「正確。世尊!世尊!如果比丘是真實的,他們厭離欲望、滅盡,不再產生煩惱的心念,心智得到善巧的解脫。他們從食物中產生,如果是真實的,就等於滅盡了,覺察到這一點後,比丘在滅生之中厭離欲望、滅盡,不再產生煩惱的心念,心智得到善巧的解脫,這就是眾多的法理。」


佛陀告訴舍利弗:「是的,是的,正如你所說。比丘在真實中滅生的過程中厭離欲望、滅盡,這就是眾多的法理。」說完這些話後,佛陀就起身進入房間坐禪。


那時,尊者舍利弗知道佛陀已經離開,不久之後,他對諸比丘說:「諸位尊者!我無法回答佛陀初次提問的內容,所以我保持沉默。佛陀稍後再次提問時,我就能夠解釋這個意義,就算佛陀一天一夜,甚至七個夜晚用不同的措辭和問題提問,我也能夠一一回答,直到七個夜晚,以不同的措辭和解釋來回應。」


那時,有一位比丘前來見佛,謙卑地行禮,然後退到一旁,向佛陀說:「世尊!尊者舍利弗講述了一個奇特而前所未有的事情,在眾人面前,他一直沈默不答,即使世尊再次提問,他才開始解釋,一直持續了一天一夜,甚至七個夜晚,以不同的措辭和問題提問,他也能夠一一回答,七個夜晚都用不同的措辭和解釋來回應。」


佛陀告訴比丘們:「尊者舍利弗確實能夠在我提問的一天一夜中,甚至七個夜晚中,以不同的措辭和問題,回答所有問題,七個夜晚都以不同的措辭和解釋來回應。為什麼呢?因為舍利弗比丘善於進入法界。」


佛陀說完這篇經文後,那位比丘聽了佛陀的話,非常歡喜地去實踐。


(三四六)


如是我聞:


從前有一次,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世間存在三種事物,人們不愛、不思念、不願意接受。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老、病、死。如果世間沒有老、病、死這三種事物,人們就無法體會到如來、佛陀的存在,也無法了解到如來、佛陀的智慧和教法。正是因為世間存在老、病、死這三種不可愛、不可思念、不可接受的事物,所以如來、佛陀才能顯現於世間,而世間也能認識到如來、佛陀所知道的、所見到的真理,並聽到他所講授的正法和律法。


「由於三種事物不斷存在,所以無法擺脫老、病、死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貪欲、憎恨、無知。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貪欲、憎恨、無知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放縱自己、不守律儀、不學習戒律。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放縱自己、不守律儀、不學習戒律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缺乏信心、難以接受教導、懶於修行。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缺乏信心、難以接受教導、懶於修行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經常尋找他人的缺點。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經常尋找他人的缺點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不尊敬、說話無禮、追隨邪惡的知識。再有三種事物不斷存在,也無法擺脫不尊敬、說話無禮、追隨邪惡的知識的困擾。這三種事物是什麼呢?就是無羞恥心、無懺悔之心、放縱放任的態度。


「為什麼呢?因為無羞恥心和無懺悔之心導致放縱放任,放縱放任導致不尊敬,不尊敬導致追隨邪惡的知識,追隨邪惡的知識導致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經常尋找他人的缺點,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經常尋找他人的缺點導致缺乏信心、難以接受教導、說話無禮、懶於修行,說話無禮、懶於修行導致放縱自己、不守律儀、不學習戒律,不學習戒律導致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心境混亂導致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心態懈怠導致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執著戒律導致無法擺脫貪欲、憤怒、愚癡,無法擺脫貪欲、憤怒、愚癡導致無法擺脫老、病、死的困擾。


斷絕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老、病、死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貪欲、憤怒、愚癡。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老、病、死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貪欲、憤怒、愚癡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貪欲、憤怒、愚癡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以身見、執著戒律、心存疑懼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不正確思考、追隨邪道、心態懈怠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放縱自己、不守律儀、犯戒。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失去正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心境混亂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放縱自己、不守律儀、犯戒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缺乏信心、不肯接受教導、懶於修行。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放縱自己、不守律儀、犯戒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缺乏信心、不肯接受教導、懶於修行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常尋找他人的缺點。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缺乏信心、不肯接受教導、懶於修行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常尋找他人的缺點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不尊敬、說話無禮、追隨邪惡的知識。一旦斷絕了這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不願見聖賢、不願聽聞法教、常尋找他人的缺點的困擾,再斷絕另外三種困擾,就能擺脫不尊敬、說話無禮、追隨邪惡的知識的困擾。這三種困擾是什麼呢?就是無羞恥心、無悔意、沈迷於放縱。


當我們斷絕這些困擾,逐步培養修行的品質,我們就能逐漸超越煩惱與痛苦,走向智慧與解脫的道路。這是佛陀向諸比丘們闡述的教義,希望能幫助他們明白生命的真相,並引導他們走向解脫之道。


「所以,為什麼呢?因為有慚愧心,所以不放縱自己,不放縱自己,所以恭敬順從言語,尊敬善知識,尊敬善知識,所以樂於見賢聖、聽聞正法,不尋找他人的錯處,不尋找他人的錯處,所以產生信心,順從教導,勤奮精進,勤奮精進,所以不放縱自己,遵守律儀,學習戒律,學習戒律,所以不失念,正確認識,心境穩定,心境穩定,所以思考正確,修習正道,心志不懈怠,心志不懈怠,所以不執著於身見,不執著於戒律,克服疑惑,不起疑心,不起疑心,所以不生起貪欲、憎恨、愚痴,擺脫貪欲、憎恨、愚痴,所以能夠超越老、病、死的困境。」


佛陀講述了這段經文後,諸比丘們聽了非常歡喜,並且遵從佛陀所教的內容。


(三四七)


如此所聞:


某時,佛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無論是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還是其他世人,他們都一起恭敬、尊敬、供養佛陀和諸聲聞眾,提供給他們衣服、飲食、床具、湯藥。然而,他們並不恭敬、尊敬、供養那些邪異道的人所使用的衣服、飲食、床具、湯藥。


就在那個時候,許多邪異道的人聚集在一起,沒有講堂,他們這樣談論:『我們以往經常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和其他所有人所服侍,恭敬供養衣服、飲食、床具、湯藥,現在全部斷絕了。但現在我們恭敬供養沙門瞿曇和聲聞眾的衣服、飲食、床具、湯藥。在這裡,有誰有智慧和大能力,能夠偷偷地前往沙門瞿曇那裡出家,聽聞他的法教,然後回來廣泛宣講呢?我們要再次利用他所聽到的法教,化解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的懷疑,使他們能夠恭敬、尊敬、供養我們,像以前一樣。』」


當時,有人說:「有一位年輕人叫做須深,聰明機智,能夠秘密前往沙門瞿曇那裡出家,聽聞他的法教,然後回來宣講。」


於是,那些外道的人來找須深,對他說:「今天我們聚集了許多人,沒有講堂,我們這樣談論:『我們以前經常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和所有人所恭敬服侍,供養衣服、飲食、床具、湯藥,現在全部斷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和世間所有人都一起恭敬、供養沙門瞿曇和聲聞眾。在這裡,誰有聰明機智,能夠秘密前往沙門瞿曇那裡出家學道,聽聞他的法教,然後回來宣講,使我們這些人能夠再次受到恭敬、尊敬、供養?』其中有人說:『只有須深有聰明機智,能夠秘密前往瞿曇法教中出家學道,聽聞他的說法,完全能夠接受並回來宣講。』所以,我們來請求你,仁慈的人應該行動。」


於是,須深默默地接受了邀請,前往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許多比丘們從房捨出來,露天行走。須深前往他們中間,對他們說:「尊敬的比丘們!我現在能夠在正法中出家修行嗎?」


於是,許多比丘將須深帶到佛陀那裡,向佛陀鞠躬,站在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這位外道的須深希望在正法中出家修行。」


當時,佛陀知道外道須深的內心所想,告訴比丘們:「你們應該引導須深出家,讓他得到解脫。」於是,許多比丘們願意引導須深。


須深已經出家半個月了,有一位比丘對須深說:「須深應該知道,我們已經結束生死的循環,梵行已經建立,所做的事已經完成,自己知道後面不再有。


當時,須深對比丘們說:「尊者們!請問如何學習離開欲望和邪惡的行為,具備覺知和觀察力,離開生命的喜悅,達到初禪的境界,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嗎?」


比丘們回答說:「不是,須深!」


須深再問:「那麼,如何離開覺知和觀察力,內心純淨一致,不再有覺知和觀察,而達到第二禪的境界,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嗎?」


比丘們回答說:「不是,須深!」


須深繼續問道:「那麼,尊者們如何通過放下喜悅,專注於正確的念頭和智慧,身心感受到快樂,達到第三禪的境界,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嗎?」


比丘們答道:「不是,須深!」


須深又問:「那麼,尊者們如何達到離開苦痛和享樂,先斷開煩惱,不再感受苦痛和享樂,內心專注純淨,達到第四禪的境界,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嗎?」


比丘們答道:「不是,須深!」


須深再問:「如果通過靜止寂靜的解脫,出現色界和無色界的解脫,身心得到證據,穩定存在,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嗎?」


比丘們答道:「不是,須深!」


須深再問:「尊者們所說的話前後矛盾,為什麼不能達到禪定卻又記錄下來呢?」


比丘們答道:「我們是有智慧的解脫者。」


他們說完後,眾多比丘們從座位上站起來離去。


當時,須深意識到眾多比丘已經離去,他開始思考著:「這些尊者們所說的話不同,前後相矛盾,言辭不正確,卻又堅持自己的見解。」思考完畢後,他前往見佛,謙卑地向佛敬禮,退至一旁,對佛說:「世尊!眾多比丘在我面前談到:『我已盡生死循環,已培養出梵行,所行的事已經完成,自己深知後面不再受生死相續之苦。』我隨即問那位尊者:『你是否能通過離開欲望和邪惡的行為,乃至身心得到證悟,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那位尊者回答我說:『不是,須深!』我又問他說:『你所說的話前後不一致,相互矛盾,言辭不正確,為什麼還要堅持自己的見解呢?』他回答我說:『我已獲得智慧的解脫。』他說完這番話後,各自從座位上起身離去。現在,我向世尊請教:『為什麼他所說的話前後不一致,相互矛盾,不合乎正確的理解,卻又堅持說「自己深知後面的情況」?』」


佛告訴須深說:「他們先知道止住執著,後知道涅槃的境界。那些善男子們在寂靜的地方,專心思考,不放縱自己,超越了我的見解,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


須深對佛說:「我現在不明白先知道止住執著,後知道涅槃的境界。那些善男子們在寂靜的地方,專心思考,不放縱自己,超越了我的見解,不再產生煩惱,心靈得到解脫。」


佛告訴須深說:「不論你是否明白,你應該先知道止住執著,後知道涅槃的境界。那些善男子們在寂靜的地方,專心思考,不放縱自己,超越了我的見解,心靈得到解脫。」


須深對佛說:「我希望世尊為我講解法住的智慧,讓我能夠了解法住的智慧。」


佛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問你,請隨意回答。須深!你認為有生就有老死,離開生就沒有老死嗎?」


須深回答說:「是的,世尊!」


「有生就有老死,離開生就沒有老死。生命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也都是如此,無明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有行,所以才有無明和行為。」


須深對佛說:「是的,世尊!無明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有行,離開無明就沒有行為。」


佛告訴須深說:「無生就沒有老死,離開生滅就沒有老死嗎?」


須深回答佛說:「是的,世尊!無生就沒有老死,離開生滅就沒有老死。」


佛陀告訴須深:「對於那些先知道止住執著,後知道涅槃的人來說,他們已經超越了欲望和邪惡的行為,他們是否能夠具備住法的證悟?」


須深回答佛陀:「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那些先知道止住執著,後知道涅槃的人,他們在安靜的地方,專注地思考,不放縱自己,超越了我所說的見解,不再執著於世俗,他們的心靈得到了解脫。」


佛陀講完這段經文後,尊者須深脫離了疑惑,心淨法眼得到了覺醒。


此時,須深看到法、得到了法,明白法的規範,不再依賴他人的信仰和指引,也不依賴他人的救度,而是在正法中心自主地獲得無畏,他向佛陀鞠躬,對佛陀說:「世尊!我現在悔過,我在正法中背著佛陀的教訓私自出家,因此我現在悔過。」


佛陀告訴須深:「你說你在正法中背著佛陀的教訓私自出家,是什麼意思?」


須深回答佛陀說:「世尊!有很多外道來找我,告訴我說:『須深啊,你應該先侍奉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和其他世俗人,現在你卻拋棄他們,全心全意侍奉釋迦牟尼佛和聲聞眾。你現在應該私下去找釋迦牟尼佛和聲聞眾出家受法,一旦獲得他們的教誨,就回來傳授給我們,讓我們再次恭敬供養你,就像以前一樣。』因此,世尊!我在正法和戒律中私自出家,今天我悔過,希望世尊接納我的悔過,因為我很懺悔。」


佛陀告訴須深:「我接受你的悔過,你應當表明:『我過去愚昧、不善、無智,我在正法和戒律中私自出家,今天我悔過,自覺有罪、自知有罪,將來在下一世中,我將遵守律儀,增長功德,永不退減。』為什麼呢?凡人如果自覺有罪、自知有罪並悔過,將來在下一世中遵守律儀,增長功德,就永遠不會退減。」


佛陀告訴須深:「現在我要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具有智慧的人可以透過比喻而得到理解。比如說,有一位國王派人抓捕盜賊,把他們綁起來送到國王那裡,告訴國王說:『大王!這個人犯下了劫盜之罪,請您處罰他。』國王說:『把罪犯帶走,用繩子綁住他的雙手,大聲宣布,遍告全國,然後把他帶到城外處刑,將他全身上下用百支矛戳刺。』那些執行刑罰的人依照國王的命令,把罪犯帶走,用繩子綁住他的雙手,大聲宣布,遍告全城,將他帶到城外處刑,將他全身上下用百支矛戳刺。正午時分,國王問:『罪犯還活著嗎?』臣子回答說:『還活著。』國王再次命令臣子:『再戳他一百次。』直到傍晚時分,他們再次戳了一百次,但那個罪犯仍然沒有死。」


佛陀告訴須深:「那位國王執行刑罰,用了三百支矛刺刑罪人,那個罪人的身體還有一處是完整的嗎?」


須深回答佛陀:「沒有,世尊!」


佛陀再問須深:「當時那個罪人在受到三百支矛的刺刑時,他經歷了極度的痛苦嗎?」


須深回答佛陀:「非常痛苦,世尊!就算只被一支矛刺,痛苦也難以忍受,更不用說三百支矛,痛苦必然更甚。」


佛陀告訴須深:「這還只是一種情況,如果在正法和戒律中私自出家,非法地受持法,並向他人宣說,那將受到的痛苦比起那個情況來倍增。」


當佛陀講述這個法門時,外道須深完全明白了意義,佛陀講完這段經文後,尊者須深聽到佛陀的教誨,感到欣喜並開始實踐。


(三四八)


如此我聽聞:


一次,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如來獲得十種力量,得到四種無畏之力,知道先佛的住處,能夠轉動梵輪,以師子吼的聲音在眾人中震動地說:‘這是由於這個而有那個,這個產生所以那個產生,所謂因緣的無明行動……’”詳細地解說直到“‘純大苦的聚集,純大苦的聚滅。’諸比丘啊!這是真實的教法顯現,斷絕生死的流轉,乃至那人全部地善地顯現。如此真實的教法顯現,斷絕生死的流轉,足夠使得善男子具備正信,出家修行,通過方便修習,不陷入放逸的狀態,精勤地奉行正法和律法,將皮筋骨立,血肉乾癟;若是未獲得應當獲得之事者,不放棄慇勤精進,以適當的方便牢固有能力。所以呢?懈怠而苟安地生活,會產生各種邪惡不善的法則,將來會有果報,熊熊地增長,進入未來世界的生老病死,失去了重要的意義。精進而樂於獨自修行者,不會產生各種邪惡不善的法則,將來會有果報,熊熊地受苦報應,不會在未來世界中增長生老病死,而是充滿了重要的意義,達成了第一教法的境地。所謂在大師面前,親自領受教法,寂滅涅槃,正向菩提,善逝者、正覺者。因此,比丘們啊!應當思考自己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自利與利他俱利,精勤修學。我今天出家,不愚不惑,有果報有喜悅。所有供養衣物、飲食、寢具、藥膏的人們,都將獲得大果報、大福報、大利益,應當這樣學習。”


佛陀講述了這部經典,諸比丘聽了佛陀所說,歡喜地遵行。


(三四九)


如此我聽說: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善來的比丘啊!善良地出家,善取得自身的利益,可以在世間和時代的荒蕪之處誕生,擁有完整的根本,不愚昧也不愚笨,不需要手勢或語言,善於講述和解釋正義與非義之事。我今在此世間成為佛——如來、應化、等正覺、行足、善逝、能識世間、無上導師、能治身心的英雄、天人的師父、佛世尊,講述法的寂滅、涅槃、菩提的正道、善逝、等正覺。所謂由於因緣而有此存在,由於因緣而有此起,這是指因緣而有無明和行為,因緣而有行和識,一直到純然的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一直到純然的苦聚滅。


「諸比丘啊!已經得到了難得之處,誕生在聖潔之地,具備完整的根本,一直到純然的苦聚集,純然的苦聚滅。因此,比丘們啊!應當如此修學,利益自己和他人,出家之後不愚昧也不愚笨,有果報和喜樂,擁有喜樂的果報。凡是供養我們衣服、飲食、床具、湯藥的人,都能獲得大果報、大福報、大利益。因此,比丘們啊!應當如此修學。」


佛陀講述了這個經文,諸比丘們聽了佛陀的教誨,感到歡喜並且奉行。


(三五〇)


如此我聽說:


某個時候,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多聞的聖弟子不應該產生這樣的思想:『為什麼存在因此有?為什麼發生因此起?為什麼不存在因此無?為什麼消失因此滅?』相反,那些多聞的聖弟子應該知道所謂由於因緣而有此存在,由於因緣而有此起,這是指因緣而有無明和行為,一直到純然的苦聚集,無明消失則行消失,一直到純然的苦聚滅。」


佛陀講述了這個經文,諸比丘們聽了佛陀的教誨,感到歡喜並且奉行。


(三五一)


如此我聽聞:


一次,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在舍衛國的象耳池旁。


那時,尊者那羅對尊者茂師羅說:“是否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悟,有如是正確的自覺見解產生,所謂因生而有老死,不離生就有老死嗎?”尊者茂師羅說:“是否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悟,有如是正確的自覺見解產生,所謂有生因而有老死,不異於生就有老死。如此所說是的。”


“尊者茂師羅!是否有異信,甚至異忍,獲得自覺的見解生起,所謂有滅、寂滅、涅槃嗎?”


尊者茂師羅回答說:“是否有異信,甚至異忍,獲得自覺的見解生起,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再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就有寂滅、涅槃,說者你現在就是阿羅漢,漏已盡嗎?”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次、第三次的問題也默然不答。


那時,尊者殊勝對尊者茂師羅說:“你暫且停止,我來回答尊者那羅。”


尊者茂師羅說:“我暫且停止,你來回答我。”


那時,尊者殊勝對尊者那羅說:“是否有異信,甚至異忍,獲得自覺的見解生起,所謂有滅就有寂滅、涅槃。”


此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說:“是否有異信,甚至異忍,獲得自覺的見解生起,所謂有滅就有寂滅、涅槃,你現在就是漏已盡的阿羅漢嗎?”


尊者殊勝說:“我說有滅就有寂滅、涅槃,並非是漏已盡的阿羅漢。”


尊者那羅說:“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滅就有寂滅、涅槃,而又說並非漏已盡的阿羅漢嗎?”


尊者殊勝對尊者那羅說:“我現在用一個比喻來解釋吧,智者常用比喻來獲得理解。就像在曠野路邊有一口井,沒有繩子也沒有水罐,如何取到井水呢?有個行人因為炎熱口渴,圍繞井尋找,沒有繩子也沒有水罐,仔細觀察井水,如實地認知,卻不接觸身體。就是這樣,我說有滅就有寂滅、涅槃,並非自己成為漏已盡的阿羅漢。”


那時,尊者阿難對尊者那羅說:“那尊者殊勝所說的,你又如何看待?”


尊者那羅對尊者阿難說:“尊者殊勝善於說出真實之理,知道如何回應。”


於是,這些高尚的人各自表達了觀點,從座位上站起離去。


(三五二)


我聽說過:


有一次,佛降臨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說:"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如實地了解,不如實地了解法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那麼他們不算真正的沙門、婆羅門,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沙門或婆羅門。他們也不理解沙門的真義或婆羅門的真義,無法見證自己對法的了解,他們會說:『我的生命已經結束,我的修行已經成就,我的行為已經完成,我自知不會再有下一世。』


『為什麼對法不如實地了解呢?為什麼對法的起源不如實地了解呢?為什麼對法的滅亡不如實地了解呢?為什麼對法的滅亡之道不如實地了解呢?』我指的是對於老死的法不如實地了解,對老死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不如實地了解。同樣地,生命、存在、執著、愛慕、受苦、觸感、六入境界不如實地了解,對六入境界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不如實地了解。所有這些法不如實地了解,法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也不如實地了解。


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如實地了解法,如實地了解法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那麼他們就應該知道自己是真正的沙門、婆羅門,是真正的沙門或婆羅門的數量。他們以沙門的真義或婆羅門的真義來了解法,自己見證著對法的了解,他們會說:『我的生命已經結束,我的修行已經成就,我的行為已經完成,我自知不會再有下一世。』


『什麼樣的法是如實地了解呢?什麼樣的法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是如實地了解呢?』我指的是對於老死的法如實地了解,對老死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如實地了解。同樣地,生命、存在、執著、愛慕、受苦、觸感、六入境界如實地了解,對六入境界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如實地了解。所有這些法如實地了解,法的起源、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也如實地了解。"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五三)


我聽說過:


有一次,佛降臨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說:"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如實地了解,不如實地了解法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那麼我們應該知道他們不是真正的沙門之沙門數,不是真正的婆羅門之婆羅門數,他們也不理解沙門的真義,不理解婆羅門的真義,無法見證自己對法的了解,他們會說:『我的生命已經結束,我的梵行已經成就,我的所作已經完成,我自知不會再有下一世。』


『什麼樣的法不如實地了解呢?什麼樣的法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不如實地了解呢?』我指的是六入境界的法不如實地了解,六入境界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不如實地了解。而在觸這個境界上,如實地了解者是不存在的,觸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的跡象是不存在的。同樣地,對於受、愛、取、存在、生、老、死的法如實地了解者是不存在的。


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境界如實地了解,六入境界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如實地了解,而在觸這個境界上也如實地了解,那麼這是存在的。同樣地,對於受、愛、取、存在、生、老、死的法如實地了解者也是存在的。"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五四)


我聽說過:


有一次,佛降臨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如同之前所說的。這裡的不同之處是:"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境界不如實地了解,卻想要超越觸的存在,那麼觸的存在就不存在,觸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的跡象超越也不存在。同樣地,超越受、愛、取、存在、生、老、死的存在也不存在,超越老死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的跡象也不存在。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境界如實地了解,六入境界的起源、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如實地了解,並且超越觸的存在,那麼這是存在的。同樣地,超越受、愛、取、存在、生、老、死的存在也是存在的,甚至超越老死的滅亡之道的跡象也是存在的。"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像老死這樣的,甚至六入境界的三個經文。


就像這樣的老死,甚至行的三個經文,也是這麼說的。


(三五五)


我聽聞如下:


某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說:「應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的起因、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的跡象。同樣地,應當覺知行,覺知行的起因、存在、滅亡以及滅亡之道的跡象。


「如何覺知老死?覺知老死是由於因緣生起而有的,這樣覺知老死。如何覺知老死的起因?生的起因就是老死的起因,這樣覺知老死的起因。如何覺知老死的滅亡?生的滅亡就是老死的滅亡,這樣覺知老死的滅亡。如何覺知老死的滅亡之道的跡象?八正道就是老死的滅亡之道的跡象,這樣覺知老死的滅亡之道的跡象。同樣地,如何覺知行?指的是身、口、意的行為,這樣覺知行。如何覺知行的起因?無明是行的起因,這樣覺知行的起因。如何覺知行的滅亡?無明的滅亡就是行的滅亡,這樣覺知行的滅亡。如何覺知行的滅亡之道的跡象?八正道就是行的滅亡之道的跡象,這樣覺知行的滅亡之道的跡象。」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五六)


我聽聞如下:


某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有四十四種智慧。諦聽、善思,我將為你們解釋。何謂四十四種智慧?包括對於老死的智慧、老死的起因的智慧、老死的滅亡的智慧、老死的滅亡之道的跡象的智慧。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的智慧,以及行的起因的智慧、行的滅亡的智慧、行的滅亡之道的跡象的智慧,這些被稱為四十四種智慧。」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五七)


我聽聞如下:


某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有七十七種智慧。諦聽、善思,我將為你們解釋。何謂七十七種智慧?包括生緣老死的智慧,而不是其他生緣老死的智慧;過去生緣老死的智慧,而不是其他過去生緣老死的智慧;未來生緣老死的智慧,而不是其他未來生緣老死的智慧;還有對於法住的智慧,對於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的智慧。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的智慧,而不是其他無明緣行的智慧;過去無明緣行的智慧,而不是其他過去無明緣行的智慧;未來無明緣行的智慧,而不是其他未來無明緣行的智慧;還有對於法住的智慧,對於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無欲法、滅法斷的智慧。這被稱為七十七種智慧。」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五八)


我聽聞如下:


某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存在著增法和減法。諦聽、善思,我將為你們解釋。何謂增法?所謂這個存在所以那個存在,這個發生所以那個發生,也就是說無明和行相互依緣,行和識相互依緣,直至形成巨大的苦的集合,這就是增法。何謂減法?即這個不存在所以那個不存在,這個滅去所以那個滅去,也就是無明滅去使行滅去,直至形成巨大的苦的集合滅去,這就是減法。」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就像增法和減法一樣,如上所說的生法、變易法、集法、滅法。


應該如此說明這三個經典,應當了解這三個經典如上所說。


(三五九)


我聽聞如下:


某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著諸比丘們:「若是思量、若是妄想生起,就會讓攀緣識停留;因著攀緣識的停留,就會有未來世的出生、老去、生病、死亡、憂愁、悲傷、煩惱、苦楚。如此,形成了巨大的苦的集合。若是不思量、不妄想,就不會讓無攀緣識停留;因為無攀緣識的停留,未來世的出生、老去、生病、死亡、憂愁、悲傷、煩惱、苦楚便會停止,如此,純大的苦的集合也會滅去。」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六〇)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若是思量、若是妄想的人,就會使攀緣識停留;因為有攀緣識的停留,就會進入名色(身心);進入名色的緣故,就會有未來世的出生、老去、生病、死亡、憂愁、悲傷、煩惱、苦楚。如此,形成了純粹的苦的集合。若是不思量、無妄想,就不會讓無攀緣識停留;因為無攀緣識的停留,就不會進入名色,不進入名色的緣故,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苦楚便會停止,如此,純粹的苦的集合也會滅去。」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六一)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若是有思量、有妄想的人,就會使攀緣識停留;因為有攀緣識的停留,就會進入名色(身心);進入名色的緣故,就會產生往來(相互作用);有往來的緣故,就會有生死(輪迴);有生死的緣故,就會有未來世的出生、老去、生病、死亡、憂愁、悲傷、煩惱、苦楚。如此,形成了純粹的苦的集合。若是不思量、無妄想,就不會讓無攀緣識停留;因為無攀緣識的停留,就不會進入名色,不進入名色的緣故,便沒有往來;沒有往來的緣故,就沒有生死;沒有生死的緣故,於未來世就不會有出生、老去、生病、死亡、憂愁、悲傷、煩惱、苦楚,如此,純粹的苦的集合也會滅去。」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六二)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有一種多聞的比丘,你們知道該如何界定『多聞比丘』嗎?」


諸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法根、法眼、法依。我們希望您為我們解釋『多聞比丘』,我們聽後會依從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諦聽,善思,我要為你們說明。諸比丘啊!若有一位比丘聽聞關於老去、生病、死亡,以及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的法,這就是所謂的多聞比丘。同樣地,在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的相繼過程中,能對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的法感到明顯,這也是多聞比丘,也是如來所確立的多聞比丘。」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六三)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所謂的說法比丘,你們知道該如何界定『說法比丘』嗎?又該如何由如來確立『說法比丘』呢?」


諸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法根、法眼、法依。我們希望您為我們解釋『說法比丘』,我們聽後會依從奉行。」


佛陀告訴諸比丘說:「若有一位比丘講述關於老去、生病、死亡,以及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的法,這就是所謂的說法比丘。同樣地,在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的相繼過程中,能講述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的法,這也是說法比丘。諸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所確立的說法比丘。」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三六四)


如是我所聞:


某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所謂的法次法向是什麼?諸比丘啊!你們知道該如何解釋『法次法向』嗎?」


諸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法根、法眼、法依。太好了!世尊!請您為我們解釋,我們聽了會依從奉行。」


佛陀告訴諸比丘說:「若一位比丘在面對老去、生病、死亡,以及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的方向上努力修行,這就是所謂的法次法向。同樣地,在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的相繼過程中,能以生起厭離、離欲、滅盡為方向修行,這也是法次法向。諸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所確立的法次法向。」


佛陀講完這經文後,諸比丘們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都感到歡喜,並且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